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詔請他們救駕;一份詔請盧植。”
楊奉等人辭別皇帝,皇甫嵩送出亭外,低聲叮囑:“楊將軍,帝座前說話,可要小心,此刻危難之際,尚無人攻頇,一旦安定下來,將軍今日行為,足以判大不敬之罪。”
楊奉不在意地搖搖頭,問道:“皇甫公,有傳聞劉備與盧植鬧不愉快,盧公三年未回青州,萬一盧公身邊沒有了蕭飛,該如何是好。”
皇甫嵩淡然一笑:“沒有蕭飛,肯定有王飛、趙飛、李飛。洛陽離散,盧公家財盡失,沒有劉玄德,盧公這幾年吃什麼?喝什麼?他養的起侍衛嘛?他兩師徒鬧彆扭,外人搞不清楚,你儘管派人去,盧公身邊一定有劉玄德的人。”
五日後,白波帥李樂、韓暹、胡才率其眾數千騎來,與董承、楊奉夾擊李傕等人,大破之。皇帝乘輿乃得東進。董承、李樂護衛車駕,胡才、楊奉、韓暹為後拒。
同日,徐晃一路急趕進抵洛陽,經過函谷關時,函谷守將周倉將情況急報青州劉備。當時,劉備正在府內收看濮陽高順的請罪折。
“因一琴曲而讓出濮陽,我師兄竟也做了件雅事,看來,昭姬(蔡文姬)的魅力不可抵擋呀。”劉備取笑著,將請罪折遍示在座的三大軍師。
眾人陪著劉備訕笑著。劉備嘿嘿一笑,答覆說:“也好,本來進入濮陽就是你們私下裡搞得小動作,這件事這樣收場,也算是一段佳話。師兄所為,正合我意。”
田疇湊趣道:“杜夔的琴藝如此高超,一曲退敵,不知他和我們的青州才女比,孰上孰下?這樣讓頑石也點頭的琴曲,我也想聽聽,主公,是不是去信邀請杜夔來青州,讓蔡小姐和他比比看。”
“也好。”,劉備首肯:“琴曲傳授全靠口口相傳,每人所奏各不相同。你去信問問杜夔,有沒有一種方法,或者一種標準,對高低不同的音階進行度量,然後設定出一套記載琴譜的規範,讓琴曲的記載更加方便,使優美的琴曲更加廣為流傳。你告訴他,我願資助這項研究,他若有意,請他來青州與蔡小姐共同探討。”
如此誘惑,看他不動心?此事過後,杜夔在琴藝上的聲望達到了頂點。而同時,《廣陵散》的命運也開始改變。本來,歷代儒學家皆認為此曲描寫了以臣弒君之事,不具有中正平和之聲,因而謾罵、禁止,以至燒燬樂譜。然而,此事過後,《廣陵散》被披上了一層正義的色彩,這種帶有激越殺伐之聲的樂曲也因此廣為流行。而杜夔與蔡昭姬制定音律之後,這首琴曲更加如日中天。
劉備對《廣陵散》不置可否,後世的宣傳認為,聶政不顧即成法律的判決,不質疑法律制定的公正與否,不理會這判決背後的韓王意志,也不管判決其父時韓愧是否在位,執著地刺殺了與其父因罪而死毫不相干的“國家總理”,顯示了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而這首曲子“同時也是歌頌英雄,讚美忠孝節義的曲子,符合著中華的傳統道德規範。”
劉備認為,音樂就是音樂,別讓它承載太多的政治任務,肩負起民族興旺的義務,也別讓它見義勇為,抓捕盜匪、反貪倡廉等等。音樂,感人心扉就行,休息消遣的東西,能讓人片刻沉醉,足夠了。劉備不在意《廣陵散》背後所謂的政治意義,但由於其包含的政治意義違背了劉備的法治精神。所以,他邀請杜夔不提及《廣陵散》,反而繞了個大圈。
音樂,還是讓政治走開吧。
處理完高順的事,劉備順手拿起周倉遞來的急報交給沮綬,笑道:“函谷關只有一旅之師(600餘人),幾年沒有什麼大事,周倉來急件,諸位猜猜看會是何事?”
田豐建議:“我看主公心中已有想法,不如我們各自書寫在紙上,看看誰的想法正確。”
劉備大笑:“有道理,我等試著遊戲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