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中計,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一節 中計
清晨,汾水河上薄霧蒸騰,數萬匈奴兵驅馬前奔,發出“喲呼、喲呼”的召喚聲,無數馬刀高高舉起,指向陰沉沉的蒼天,那一刻,青州兵似乎被這驚天動地的氣勢壓倒,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匈奴兵順利地攻入劉備的營寨。
寨內無人,到處是宰殺的戰馬屍骸,造船廢棄的鋸末刨花胡亂堆砌著,遺棄的帳篷邊上,斷裂的馬鞍扔的東一個西一個。劉備逃的慌亂,早餐的炊火剛剛架起,甚至未及熄滅就逃離了營寨。
匈奴兵呆了一下,發出一聲震天動地的歡呼,紛紛奔向了青州兵遺棄的帳篷,開始相互搶奪。
這東西正是草原部族的寶貝,它用厚厚的粗布製成,面上刷了一層桐油,防潮防雨,大帳篷剛好住下一家人,遷徙、宿營全用的上。
後隊的匈奴兵不甘心毫無所獲,爭先恐後地湧入營寨,分揀著戰馬屍骸和斷裂的馬鞍,沒人注意到,廢棄的鋸末刨花開始冒出青煙。
“轟”,鋸末由冒青煙到開始燃.燒,有心的匈奴人開始撥打火堆,意圖救火。
“轟隆”,撥開鋸末表面,露出下.面堆放的火油罐,被油浸透的鋸末頓時冒出洶洶大火,初始,火點尚是一個兩個,不久,火勢連成一片,高溫使得匈奴兵搶奪到手的營帳也開始燃燒,黃煙繚繞,燻得匈奴兵涕淚交加,不能喘息。
黃煙升起,直衝天際,遠遠的,在汾水河的.木船上,劉備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管匈奴兵此刻是否察覺勢頭不對,火勢已超出了匈奴兵的控制能力。
“不要渡河,順水向下遊前進,在汾水下游的洪洞.登陸。”劉備命令道。
營寨方向傳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河水泛起一陣陣波濤,聲響蓋住了劉備的最後一句話,只見劉備嘴唇在動,卻聽不到半點聲音。
“匈奴兵完了”,木船上,士兵們默默相對,達成了共識。
劉備來西河,就是放火來的,鄴城攻城戰剩下來的.所有火油罐,都被隨軍攜帶。綿山上淺淺地放了一把火,幾天的營寨攻防戰,火油罐無用武之地,許多士兵都以為劉備改了性格,剩下的火油罐將原封不動地帶回鄴城。沒想到,撤離時劉備把所有的火油罐都用鋸末掩蓋。
鋸末,有一點火星就可以在塵土.掩埋下默默燃燒,一旦翻動出來,見了空氣就會燃燒劇烈,冒出明火。營寨內的炊火,掩蓋了鋸末冒出的細煙。等到火油罐內的黃煙升起,離苦味酸的爆燃也不遠了。
“轟隆轟隆”,連續不端的響聲中,劉備順河而下。薄霧漸漸消散,匈奴左部尚未出現,不過,此刻他們出現與否已經無關緊要了。
史籍記載:武帝后期,由於漢軍攻勢猛烈,‘匈奴聞漢軍來,使巫埋羊牛,於漢軍所出諸道及水源上,以詛漢軍’,當時稱為“詛”或“蠱”,實際就是染上草原所特有、漢地所沒有的病毒的帶疫馬匹。漢軍飲用設定牛羊屍體的水源,軍中瘟疫大發。顯然,這些牛羊是被胡巫作過特殊毒化處理的“生化武器。”,這也是人類歷史上見諸記載的第一代生化武器。
漢武帝時代的名將霍去病,遠征匈奴歸後,年僅二十四歲就病死了。這位年輕將領一向體魄壯健,剽勇過人。遠征歸來後,突患暴病而夭折。現在看來,很可能與匈奴的“生物戰”有關。
匈奴胡巫透過疫馬和疫畜所施放的瘟疫,當時人稱為“傷寒”,這是人類歷史上見諸記載的第一代生化武器。由於缺乏有效抗疫手段,自武帝后期開始直到三國、魏晉的二百餘年間,這種流行惡疫每隔10至20年反覆發作,綿延不斷。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以及醫學上,均對中國歷史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和變化。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張角三兄弟趁民間大疫流行,“以妖術教授,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