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小戰,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
時間對於禁軍顯然是不利的,青州援軍接連不斷趕到,黃忠已衝破鮑信阻攔,開城追擊。隨著時間的流逝,青州兵將會越來越佔上風,于禁在此時選擇與青州兵對峙,雖出於迫不得已,但他想脫身也不容易。
不久,于禁顯然意識到了形勢惡劣,在徐榮整隊完畢後,于禁立刻下令中軍緩緩退後,在徐榮軍身後重新列陣。
“然後,是徐榮軍退後列陣,如此輪換不停,他就可以脫身了。”魯肅觀察著敵勢,說:“可惜,他沒想到,我軍步卒經過了一段時間休息已恢復體力,騎兵也正好編組完成。徐榮軍是新敗之軍,哪有戰心。諸君,等徐榮軍暴露在前時,開始全面攻擊。然後,我們驅趕徐榮軍,擠壓于禁軍陣,以騎兵插入對方陣中屠戮潰兵。”
一戰而定。此戰,魯肅鋒芒畢露,將自己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初戰,判斷出徐榮軍歸心似箭,不耐久戰,遂提兵掩至龜山,以快速的騎兵突擊衝散了戰鬥意志不強的曹軍陣列。再以步兵緩緩推進逼迫徐榮後撤。等到于禁列陣,他又徘徊陣外,反覆施加壓力讓于禁逃無可逃。等徐榮軍暴露在陣前時,當機立斷發動最後一擊。在這樣的連番應對下,兩大名將於禁和徐榮的敗亡,已不可避免。
魯肅是東吳四英將之一,可是,歷史上總是把他與另一四英將周瑜書寫為羽扇綸巾的文人。這是因為中國的歷史從來都是文人書寫的,文人門覺得手掌重兵千人俯首,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為了防止武人壟斷這一yy事業,他們總喜歡把武將說成是大字不識的武夫,好讓人們覺得戰爭不需要專業知識,甚至不識字也能勝任。如此一來,他們就有充足的理由紙上談兵。
至於特別有名氣的武將,文人們也有辦法對付,那就是:把他們說成是文人,往自己臉上貼金,給自己瞎指揮創造理論基礎。在這樣的文風下,周瑜、魯肅成了文人。近代的山東軍閥韓復渠,就被文人糟蹋為大字不識的莽夫。而實際上,韓復渠是保定軍校出身,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北洋軍人。
文人的這種不顧事實的歪曲,讓歷史上有識之士都大為頭痛。在此之前,曹操在兗州提拔重用出身於社會下層的文人武士,實行“唯才是舉”的主張,打破了兩漢以來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門第的傳統思想,也引發兗州世家大族和士大夫強烈抵制。
曹操是個剛烈的人,不像劉備——在實行政策前已利用黃巾將異己勢力趕出青州,在其後又假借劉布叛亂之名大肆清除反對者。對於那些只尚空談、一無用處的文人,曹操懶得糾纏,舉起了刀,殺了功臣之子、掛名九江太守的名士邊讓,並屠其三族。
然而,儒士們成事不足,敗事卻綽綽有餘。曹操屠殺“名士”的行為,讓兗州暗流湧動,反對曹操的勢力在文人有心的歪曲下,越來越囂張。
曹操的巨平沒待多久,接到了後軍與中軍敗亡的訊息,于禁率殘兵3萬奔回,徐榮下落不明,其餘的7萬士兵或死或俘,此刻,曹操雖不想戰,也由不得他不戰——牟縣的北海、泰山兩郡二十一軍團已轉道進入梁父山,據巨平不足百里(漢裡),第三軍團乘勝進駐蛇丘,黃忠追兵已至博縣,田豐帶領的齊國、濟南郡的三十四個軍團也趕到了戰場,前鋒已與黃忠會合。
“三面合圍,若不一戰,恐怕難以脫困”,于禁戰意昂揚:“主公,青州兵都是臨時徵召而來,而我軍士卒久經訓練。若我軍背依堅城巨平開城一戰,手下20餘萬軍馬,不見得就會再敗。”
這些士兵都出自於禁訓練,龜山一戰,魯肅驅趕徐榮敗兵擠壓于禁陣勢,讓他敗的心不甘情不願。如今,青州兵三面合圍,看似不可抵擋,可是在古代的通訊條件下,三面軍隊不可能同時發動攻擊。
于禁的打算是:背依堅城,各個擊破三面來敵,打殘的軍團可以隨時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