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斬殺,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開,劉備經年作戰,兵疲力軟,必然窮於應付。此乃驅虎吞狼之計。

二計並行,兗州就可獲得喘息之機,兵進長安,西迎漢帝。”

戲志才馬上補充說:“盧植迂腐,只要我軍說要西攻長安,我想,他會蒐羅長安剩餘兵械,資助我軍。另外,谷城城守周倉固執,參軍周瑜聰慧,我軍多次以奮武將軍的名義,下令谷城軍隊尊奉我們的軍令,皆被他們拒絕。谷城城小但堅固,若歸我軍統管,作為攻打函谷關的中轉站,對我軍大有益處,明公可假意關心洛陽防務,要求盧植調回周倉周瑜,讓我軍接管谷城,如此,後顧無憂矣。”

曹操考慮半晌,答道:“第一計尚可行也。第二計嘛,要縱容匈奴兵劫掠冀州,匈奴兵殘暴,素為中原百姓痛恨,我豈能為爭一日之長短,引異族兵禍害中原。我們派信使去上黨,張揚願不願出兵,由他去吧。要告誡他,絕不能給匈奴兵劫掠的機會。”

幽州,公孫瓚回軍之後,立刻剝奪了大司馬兼領幽州牧劉虞的兵權。劉虞愁恨交併,屢此邀請公孫瓚到幽州治所薊縣面論曲直。公孫瓚竟不上當,拒絕前往。劉虞於是暗中徵兵,意圖討伐公孫瓚。

公孫瓚為幽州校尉,統管幽州兵馬,漢兵皆受公孫瓚鉗制。為了防止訊息洩露,公孫瓚預作防範,劉虞利用自己在鮮卑部族中的威望,商請鮮卑部族出兵,討伐公孫瓚。其中,烏恆部族屢受公孫瓚、劉備打壓,連續西遷,幾年不曾劫掠,接到劉虞邀請,大喜,乃募集3萬騎兵,號稱十萬,殺奔公孫瓚所在的易京城。

不過,劉虞雖然招引異族兵進入長城之內,但其人知道異族兵劫掠成癖,恐怕事情萬一鬧大對他的名聲不好,故此特地三令五申:不許焚燬民居,不得絲毫掠取,且反覆交待道:“毋傷百姓,但誅一伯珪(公孫瓚)罷了!”

可笑的是,被稱為世之奸雄的曹操,堅決拒絕招引異族兵,而被稱為當世大儒的劉虞,卻對此毫不顧忌。漢史上,記錄了曹操跨瀚海驅逐烏恆兵,卻遮遮掩掩不敢明說劉虞招引鮮卑兵入關,在隱隱的暗示後,轉而猛誇劉虞為人仁厚。

歷史,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公正。

由於不能劫掠,參戰的烏恆部族士兵個個大失所望,興味索然,行到易京城下,見到城池堅固,更覺得疲惰不堪,各有歸志。

當時,公孫瓚想不到劉虞兵猝至,本打算棄城逃亡,到漁陽郡再召集部屬反擊,等到登城牆一看,見到劉虞兵行伍不整,旗幟錯亂,料知劉虞無能,遂指揮300護衛乘夜突擊,因風縱火,劉虞軍不戰自潰。劉虞正在帳內慶賀包圍公孫瓚,不想,瓚軍突擊而致,措手不及下,連同一眾親隨,一古腦兒做了俘囚。

公孫瓚收兵還薊,記起與劉備的約定,將劉虞錮住一室,尚使他管領文書,署名鈐印。然而,朝廷一道詔書讓公孫瓚起了殺心。作為瓦解關東聯軍的一個手段,董卓派遣詔使趙訓宣召,加封劉虞監督青幽冀並兗豫六州。並拜瓚為前將軍,晉封易侯。

大漢疆域總共十三州,讓劉虞監管六州,這相當於將半個朝廷託付給劉虞,這是大漢開國以來從沒有過的尊崇。公孫瓚既然已和劉虞翻臉,擔心劉虞今後勢力膨脹,遂扣住詔書,翻出以前的書信,指控劉虞與袁紹通謀,欲自立為皇帝,強迫詔使趙訓矯詔斬殺了劉虞。又將虞妻子,盡行駢戮,即遣使人攜虞首級,解往長安。

此後,公孫瓚留詔使趙訓為幽州刺史,其實是讓他出面做個傀儡;所有幽州措置,全由自己主持。

訊息傳到鄴城,劉備剛剛入城不久,悵然良久,方緩緩道來:“兄長性格太剛,劉虞,一個儒士而已,並無大害,何必下此狠手。”

田疇目光深遠:“伯圭(公孫瓚)穩定後方後,會不會再來冀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