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十七章 交鋒,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盾兵身後站立。“樹槍”——隨著管亥的命令,盾牌上方魚尾處,盾牌連線出的圓孔上,架上了一排排錯落的長槍。整個陣型彷彿一個鐵甲刺蝟般,伸出著無數的鐵刺。
呂布面色一寒,手中的長戟緩緩的舉起。
“刀兵,分列兩翼;弓兵,上弦。”格鬥兵迅速奔向陣型左右,六道鐵盾間隙中,弓兵們開始繃緊了弓弦。
“這是什麼陣型?”曹操揚著馬鞭,指點著鐵甲兵陣型詢問:“這種陣型似乎並不出自孫子八陣。”
孫子八陣不是後世認為的魚鱗、鋒矢、鶴翼、偃月、方圓、雁行、長蛇、衡軛等陣法。孫子兵法原來記載的八種陣法為:方陣、圓陣、錐行陣、雁行陣、鉤行陣、玄襄陣、疏陣、數陣、及火陣、水陣。
方形陣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時代極為盛行,主要是用兵車組陣,漢代已經不流行這樣的陣法。曹操本身就是個陣法專家,在《孟德新書》裡,曾有專章講述行軍佈陣之法。青州兵以盾牌組成方形陣,然而,這個方陣每排士兵錯落有致,行伍編制與孫子車陣完全不同,曹操立刻察覺到那些相異點。
劉備緊盯著呂布的行動,打著馬虎眼說:“這是脫胎於孫子方陣的新練陣法。”
曹操淡淡地誇獎道:“孫子八陣是一切陣法鼻祖,玄德公能推陳出新,演練出新陣來,真不簡單呀。”
于禁插話說:“孫子八陣,也不見的個個實用?”
劉備假裝沒聽見此話,緊緊盯著呂布的行動,只見呂布持戟,在頭頂上搖晃,呂布所部,立即軍陣隨即開始活動,做著衝鋒前的準備。
曹操仍放不下於禁的話題,詢問道:“文則,此話怎講?”
于禁傲然回答:“我曾仔細研究過孫子兵法,時代不同了,孫子基於車戰基礎上所做的孫子八陣,必須加以變換才能夠實用,然而,其中有些陣法,比如雁行陣,我至今未找見他的實用性在哪?
雁型陣,需要排列成大縱深的雁行,如何在這種大縱深中傳達軍令,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人們常說雁行陣是一種弓兵陣法,實際上雁行陣是最不適合作為弓兵陣法的。
戰陣之上使用弓兵,就是要大面積覆蓋敵軍衝鋒的路徑,給敵軍最大的殺傷,這就要求集中使用弓兵。而雁型陣法卻反其道而行之。弓箭射程有限,以大縱深排列弓兵,這樣,當雁行陣頭部(v字形頂部)弓兵,夠的上射程射擊敵軍時,雁型陣底部士兵卻受到射程制約,無法射擊。當敵軍衝擊到雁行頭部,開始屠殺無法近戰的弓兵時,此時雁型陣底部計程車兵才能夠射擊上敵軍。
弓兵射擊,受到的制約因素很多,比如,同樣的射擊角度,要求拉全滿的弓,士兵一緊張,拉成了半滿,這射擊距離就大不相同。雁型陣以大縱深排列,是一種最容易讓弓兵相互誤傷的陣法,後排的弓兵很容易射倒前排弓兵,敵軍突入時,兩翼的弓兵很容易相互射擊。
同樣,這種以大縱深排列的陣法,由於它每層分散用兵,也不適合步兵組陣,這個陣法無法集中使用力量,大縱深有導致它變陣困難……”
劉備打斷了于禁的滔滔不絕:“呂布的軍隊開始熱身,文則,你認為它會先攻擊我們那裡。”
開玩笑,不能再讓于禁說下去了,這個三國時期第一練兵專家,其對軍事的瞭解非同一般,曹魏精兵全出自此人之手。如果不是他曾經投降了敵國,估計,歷史絕對不會對他輕描淡寫,然而,即使這樣,歷史也給他重重留下了一筆。如果讓他再說下去,劉備的軍陣,再也不是秘密了。
中國陣法發展,最璀璨的時候是宋朝,宋軍對外戰爭的累戰累敗,其步兵在戰爭中拙劣的表現引起了全國性的反思,不久,在中原又出現了一股重新起用陣法對付遼,金騎兵的潮流,但由於宋的兵權大都由文官掌握,他們哪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