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三十八章 七殺,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章群雄割據第三十八節七殺
八月十七日,青州主母吳娥病逝,青州為之舉哀三日。
回想起吳娥這一生,戰亂中,顛沛流離得了一身病,好不容易回到劉備身邊,卻整天纏mian於病榻,沒等過上幾天好日子,就撒手歸西。
吳娥這悽苦的經歷,讓青州下層社會懷著深深的同情關注著她的病情。這些下層平民也曾身受戰亂之苦,吳娥的病痛讓他們感同身受,吳娥下葬那天,廣繞城全城皆白,人人爭相為主母帶孝。
劉備坐在吳娥墓前,百感交集,時悲時喜,時怒時哀。
一個生命,就這樣消失,這是現在的劉備來到這個世界,與真實的劉備之間最後一點聯絡。如今,一代勇士長眠於泰山,她的結髮妻子也命殞廣繞,想想都令人黯然神傷。
然而,吳娥的悲劇並沒有終止,此前,張嫣兒小姐被胡人掠走,不知所終。近日,蔡昭姬又被掠入匈奴,幾經販賣,昔日的傾城絕色,今日蓬頭垢面,多次奸辱已衣不蔽體。
蔡邕在朝野奔走呼號,希望能找回女兒來,但是,沒有人關心一名女子的下落。在我大漢強盛時,她們是和親的工具,在我大漢衰弱時,讓胡人感到快樂,是她們的榮幸。這,就是我大漢女子的命運。
歷史上,即使在其後的唐朝,女人還是脫不了屬於財產和肥水的觀念,連安史之亂後,大唐向回紇借兵平叛,都許諾以大唐仕女作為回報。這就是古代女子的命運。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女人兵荒馬亂之中,恐怕很難保全貞節。例如:唐代安史之亂後,唐代宗李豫的妻子紅顏薄命,唐玄宗帶著兒孫西奔的時候,她被落在宮裡,被叛軍所擄。後來唐軍一度光復洛陽,李豫奇蹟般地見到了以前的愛妻——已經為他生下李適的沈氏。李豫當時雖然激動,但卻沒有帶走心愛的女人,當叛軍反撲,沈氏再度失陷,從此音信皆無,“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史書上記載,李豫十分寵愛沈氏,與沈氏失散後,多年來冷淡其他姬妾,直到出現了獨孤貴妃。如果李豫不是對沈氏情深意重,也不會立李適為儲君。李適成為皇帝(唐德宗)後,始終記得幼年時母親給自己削水果,削傷了手指頭,並以此為特徵,全天下地尋找母親的下落,卻一次次的失望。最終在歷史上消失。
不過,假設沈氏後來找到了李豫,李豫能接納她嗎?能不計較她被叛軍所辱的往事嗎?
然而,這種潛意識對女子貞節的苛求,並不是從來如此,而是自儒家思想開始興起後逐漸走向嚴厲的。至少在漢武帝以前,就有鮮明對比的例子。楚漢爭霸,一開始劉邦失利,老婆、兒女都被項羽抓獲,在敵人陣營裡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俘虜,後來,劉邦屢敗屢戰,終於逼迫項羽自刎烏江,而那位當過俘虜的呂雉(劉邦的正室)當上了漢朝的第一位皇后,一切都順理成章,沒有飽學之士對皇后的“貞節”提出異議,可見當時還沒有這種主流意識。直到獨尊儒術後,大漢男人的衰弱才導致對女子貞節的苛求。
當時,吳娥成為青州主母后,也曾有人藉機發難,這也成為此後吳娥鬱鬱寡歡的主要原因。不過,劉備以其個人的行為,蔑視了儒家的貞操觀念,維護了吳娥的地位。但如今這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拿破崙曾經說過,“優秀的母親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子。”他還倡導在法國設立女子學校,培養年輕女性。遺傳學也同時證明了這個真理:母親的素質決定了民族的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優秀的女性最有可能生下基因優良的兒子,最有可能培養出素質優秀的後代。此時,大漢大量素質優秀的女性被五胡掠走,而大漢男人卻毫不在意,最後導致五胡的必然興起,大漢在儒家思想武裝下逐漸衰弱,最終被征服。
這一真理,即使拿到唐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