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三十三章 吹捧,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章群雄割據第三十三節吹捧

劉備這時才注意到簡雍身邊的信使,驚問:“此何人也?”

簡雍回答:“袁車騎派來的信使。”

劉備再驚:“他是如何進入青州的?”

簡雍三言兩語解釋了信使的經歷。劉備頗感興趣的問:“使者如此聰明伶俐,看來袁本初選對了人,不知使者如何稱呼。”

“軍中主薄陳琳陳孔璋”。

陳琳?劉備聽到這個名字,眼中掠過一陣殺機。

這個陳琳是漢魏間著名文學家,也是中國謾罵派的起源,糞青的鼻祖。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年齡約與孔融相當。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於事敗被殺。陳琳避難出逃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歷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一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籍同管記室。

陳琳開創了一代文風,那就是:詆譭一個人的觀念,不與他就事論事討論,而是從謾罵開始,從對方的祖宗三代*起,等罵倒了對方這個人,也就認為否定了對方的觀念。至於對方觀念是否有可取之處,則不在*派考慮範圍內。

殺還是不殺?這是個問題。沉吟許久,劉備下了決心:若是這塊土地的機制和土壤適合產生謾罵派,殺一陳琳就能阻止謾罵派的誕生嗎?反之亦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簡雍看著劉備的臉色,小心地問:“如何處置?”

簡雍所問,不是問陳琳如何處置,畢竟他是袁紹派來的使者,袁紹暫時還代表朝廷。既然他已到了青州,無論如何不好光明正大地收拾陳琳。

劉備明白,這是在問:如何處置涉嫌私自放外人進入青州的牟縣馬車行與當地官吏。劉備恨恨地說:“雖然,馬車行之間的競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客人,服務官府。官府按慣例只能作為公正人,不能干涉民間相互爭利的事情。可是,牟縣馬車行與當地官吏不加詳查登記,私放外人入青州,違反了治安法、軍事管制法。你下命令,命令刑司逮捕相關人員,依律判決。”

一個身著紫色官袍的官員長身而出,自告奮勇:“還是我來寫吧。”

劉備親切地笑著,回答那位官員道:“這不過是個小吏犯事,怎好勞動文舉公的大手筆。”

文舉?陳琳立刻整了整衣冠,恭敬的向文舉公施禮:“失禮失禮,這位可是一篇短賦迫降東海臧霸的北海孔文舉公嗎?”

孔文舉(孔融)自矜地回答:“孔璋兄也知此事嗎?”

於是,兩個酸儒開始了彼此相互吹捧。

孔融在劉備強大的武力壓境的背景下,一篇檄文迫降東海臧霸,自己頗有點自得。聽陳琳說出大名後,馬上跳出來毛遂自薦,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刻。

享受著陳琳的恭維,孔融心頭一熱:可算找見儒士的感覺了,青州在劉備的統領下,眾人都不尚繁禮,官府文書也儘量通俗。這種引經據典的交談方式,那文縐縐的相互謙遜禮節,孔融已多年未見了,這談話讓孔融渾身上下毛孔頓開。

“真是舒暢呀”,等孔融回過神來,整個塔樓只剩下了三個人:他與陳琳。還有一的蹲在角落裡,捂著滿嘴牙的典韋。

“玄德公呢?”孔融問。

典韋捂著牙,伊伊唔唔地回答:“主公到主塔去了,臨走時,吩咐我留下來告訴你:這個小子由你招待,等主公忙完了手頭的事,再接見他。”

孔融興奮地邀請陳琳:“孔璋兄,走,我們回府暢談。”

典韋再次開口:“孔太守,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你真教扶蘇修煉鬼背了?

白駒本尊

無妻徒刑

一紙銀

商業三國

赤虎

開局白門樓救下呂布

沉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