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二十四章 新人,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章群雄割據第二十四節新人
青州的封鎖線本來是按照邊界線佈置的,外人很難進入青州。袁譚進入平原後,打破了封鎖線設定。而如今正是三月下旬,秋糧未收,冬糧已經吃盡,前線再打仗,冀州田地荒蕪,百姓無糧。袁譚為了減輕包袱,隨驅趕20餘萬婦孺老弱進入青州。此風一開,估計聯軍中會有人紛紛效仿。
“不行,必須重奪平原,重設封鎖線”劉備心中暗暗衡量:“當然,重建的專案不止這些,青州五年大治,只是在朝廷許可的範圍內,稍加調整,最主要的是免去了農夫的稅收。現在,應該乘朝廷威權不再的形式,儘快建立一整套重商制度。”
只有重商,才能保證徹底減免農稅。按統計,1999年全國的農稅才佔到總稅收的3%,然而,地方官員在徵稅時,卻把無數的苛捐雜費捆綁在這3%的農稅上,讓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夫苦不堪言,生存無望。
只有重商,在商業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社會,才能講究公平,講究信用,講究道德律,講究秩序,講究對外征服。
孔融看到劉備走神,上前一步,輕輕拉扯劉備的衣袖:“玄德公,張公,我們可否進屋談話?”
張昭也立刻察覺到自己的失禮,慌忙將劉備讓進廳堂。
賓主落座後,劉備首先表示自己的關切:“我看子布先生正在收拾行裝,此欲何往?”
張昭一聲慨嘆,給劉備解說原因——張昭少有名聲,20歲時被舉孝廉,辭不就。陶謙被任命為徐州牧後,徵辟他為茂(秀)才,張昭仍表示不接受徵辟。陶謙以為他輕視自己,遂把他拘捕。
張昭年輕時,曾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交往密切,他被拘禁後,琅邪趙昱趕來彭城營救。恰好劉備進駐彭城,琅邪趙昱又在陳群治下的北琅邪,故此他便以青州士子的身份嚇唬彭城獄吏,說:“我乃青州士子,如今我家主公駐軍彭城,你若不趕快放了我的朋友,我便去跟我家主公說,你侮辱了青州士子的朋友,也就是侮辱了青州人,你等著刀斧加身吧”。
劉備護短是天下聞名的,同時聞名天下的是他的瘋狂,曾經有青州商隊在外被劫,劉備隨即派兵追殺。隨後,以保護商路的名義,出兵佔領泰山郡平陰城。獄卒略有所聞但不知詳情,由於恐懼趙昱到劉備那裡鬧事,遂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張昭釋放。獲釋的張昭聽說陶謙就要來彭城,不敢停留,決定舉家搬遷,往淮南避禍。
劉備略一盤算,打定了注意:既然自己決定全方位改革,就大量缺少人才,張昭嘛,與其便宜孫權,不如便宜自己,若連張昭都改變不了,何談改造我們的民族?
“子布兄與其南遷,不如北遷,到青州如何?”
張昭一聲嘆息:“潤平(趙昱,歷史上曾為陶謙的別駕從事,史載“趙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見疏,出為廣陵太守。”)兄也曾勸我到青州,然而,聽說青州田薄的嚴格,分為功田,軍田,平(民)田,勳田,士田,在下家大業大,若是到了青州,恐怕不會有太多的田地,養活家族。
再者說,聽說青州百姓也分三六九等,每一等級都必須經過考核,必須有一定的功勳,在下老了,再去參加考試再去建功立業,已沒那個力氣了。”
劉備暗暗撇撇嘴:“田地不夠,難道不會經商嘛,有錢還怕養活不了自己,可惜,此人舊習氣濃厚,還嚴守著儒士耕讀傳家的習慣,短短的幾句話裡,隱含著對青州政策的不滿,對商人的鄙視。”
劉備鼓足了勇氣,再度努力說:“子布兄家大業大,難道半個琅邪郡安置不下嘛?你若肯來青州,我想陶恭祖(陶謙)要下南琅邪郡,安置你的家人,如何?”
張昭一喜,稍後猶豫道:“我拒絕了陶恭祖的徵辟,反而就玄德大人,陶州牧面前,豈不難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