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群雄割據第十二章 攻城,商業三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夫,百倍傷亡。”劉備花十倍功夫琢磨石彈,這些圓形的石球一旦投出,沒直接砸中人所造成的傷亡,比砸中人還要可怕。而不加琢磨的異型石彈,落地時不會再彈跳滾動,除非直接砸中人,否則就是一臺夯土機。
“我們一直拿投石機當作夯土機使用,所以這一防守利器我們居然不在意,活該我們今日受懲罰。”柳毅黯然的說。
誰說不是呢?可劉備的武器裝備,卻不能以常理衡量。就拿劉備賣給遼東的連環弩來說,連環弩威力倒是很大,但弩匣內裝備的弩矢,卻都有嚴格的長度和重量標準。用蒸汽衝壓機一次成型做出的矢尖翼尾,長度精確到每毫出雲尺(毫米)——而漢朝廷通用的計量器只精確到寸(2.2厘米);重量精確到一克左右誤差,而漢朝廷重量計量器最小的單位是“兩(14克左右)”。
這就造成買了劉備的兵器,還必須不停地購買他的配套消耗品。如果不想再掏錢,自己動手的話,做出的箭矢長短不齊,裝不入弩匣中;重量不勻,射出的箭毫無規律可言;每隻箭都反覆核對,造成功效低下,箭矢成本昂貴。反而不如大批次向劉備購買。
至於劉備的鎧甲,更成問題。不可否認,劉備的鎧甲很精美也很貼身。但是,也正因為它貼身,鎧甲的型號甚至在相同的身高上,又細分為胖、中、瘦型。相同身高不同體型的人,穿上那鎧甲就如同遭受酷刑,冰涼堅硬的鎧甲磨爛了無數士兵的面板……
劉備的戰力聞名於遼東,如果不是不停地向劉備購買兵器鎧甲,使遼東無法忍耐,公孫度決不會悍然做出偷襲劉備的舉動。不過,一旦戰勝了劉備,進而把製作這些兵器鎧甲的工匠納入到自己的管轄範圍,以此資本有望謀取天下。在風險和收益兩相比較下,遼東還是決定動手了。
城上投石機威勢猛烈,投石之戰只持續了兩柱香的時候,遼東的進攻陣地已砸得七零八落,血肉模糊,屍骨成堆。只有少數身手敏捷的軍士逃了回來,其餘的軍士都被碎石包圍,境況慘不忍睹,悽慘的叫聲驚天動地。
“居然靠不到城邊”,這一刻,柳毅手足無措。雪上加霜的是,遼東軍士來報,南門守軍乘攻城軍隊敗退的功夫,開門出戰。遼東軍隊大敗,南門之圍遂解。
“再圍南門?”柳毅心中盤算著:“兵法有云:圍三闕一。南門軍隊本來就不是主力,它主要責任是監視膠東國的動向,既然南門之圍被破解,那麼不圍也罷。”
轉過身來,柳毅詢問:“我們剛才攻城的時候,掘沽水大堤計程車兵出發了嗎?”
遼東將領回答:“掘堤士兵和伏兵均已出動。”
柳毅點點頭:“好,那我們就加強其餘三門的攻勢,掩護掘堤士兵和伏兵出營。”
遼東軍士齊聲大喝,十幾個千人隊又開始呼喝前進,人人手持盾牌和環首刀,保護著多駕雲梯、衝車向城門衝去。巨石飛舞,箭矢橫空,碎石四濺,血肉成河。
等到遼東軍進入城門凹處,一聲號令,城頭守軍從三個方向,向下傾瀉箭雨,遼東軍隊以弓箭還擊。雙方鋒利的翎箭在空中劃過美麗的弧線,城上守軍居高臨下,翎箭穿過健壯的肉體,飛濺出耀眼的血花。城下遼東軍射的箭矢,多數劃過一道弧線,無力地落在城牆下。
遼東掘堤士兵才一離營,道路兩旁,樹叢深處,隱隱的傳來鼓聲與號角。那鼓聲號角似乎相互訴說著什麼,有問有答的,不一會,鼓聲向四下傳遞,整個密林中鼓聲一片。
“青州鄉民警衛隊來了”,一員遼東小將面色蒼白,惶恐地說:“原來,他們就躲在我軍大營左右。”
“吳繚,這鼓聲在說什麼?你與柳從事多次到青州採購兵器,一定明白這鼓聲的意思。”身後,帶隊大將詢問那員遼東小將。
吳繚恭身回答:“公孫將軍,這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