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蜘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4章 用人不疑,迷蹤諜影,西方蜘蛛,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芷江城,居於雲貴高原東緣和雪峰山西脈之間。

歷史上這座地處偏遠的城市,顯得寧靜而祥和。

但在抗日戰爭中,這座小城卻彷彿註定與平靜無緣。

城東南有一片翠綠的草地,常有一些牧民在這裡放羊。

在草地的南端,有一塊殘磚斷石的遺址。

很早以前,這裡曾經是一座雄偉的寶塔。

因為過往的大雁棲宿在塔上,人們稱它為雁塔。

這裡,曾是古沅州著名的八景之一,又叫“雁塔秋風”。

為了抗戰,芷江要在縣城東郊修飛機坪,因古台山位於機場東南邊緣,屬機場的擴建範圍,雁塔寺又很高,影響了飛機的起落,芷江人只好忍痛將塔拆掉。

對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來說,雁塔秋風,那是兒時的一個美麗傳說。

但為建機場而拆塔,那是有些悲壯的舉動。

真正爆發之前的芷江城面積不大,人口也不過3萬。

數千裡外燃起的抗戰烽火,似乎並不能影響小城偏處山中的寧靜。

一直,到日軍的飛機出現在了芷江上空。

寧靜,被打破了!

這座小小的城市不再寧靜、不再沉默,一段奮起、一種犧牲,開始讓芷江城走進抗戰的洪流。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條跑道的出現。

1938年正月十二這一天,芷江東郊教場坪里人聲鼎沸。

800米見方的平地上,19000多名民工扛著自家的鋤頭,挑著自帶的畚箕,像螞蟻一樣湧向教場坪。

這一天芷江機場開始全面動工。

從芷江、辰溪、會同、晃縣、黔陽、麻陽等11個縣,調集了近兩萬農民趕赴芷江搶修機場。

兩萬人,全部衣衫襤褸。

當時的芷江機場原本是一個教場坪,是歷代官府和軍隊用來訓練兵將、考取武秀才、檢閱軍隊、砍殺犯人的地方。

不過這一次,這個地方被一個叫陳納德的美國人相中,他要在這裡修築一個機場。

歷史應該記住,這座為抗戰傾盡了全力的芷江機場,是怎麼修建起來的。

負責修建芷江機場的工程師只有一個林澤群,和一個實習工程師武漢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黃樟任。

還有那些了不起的修路工人。

修建機場跑道的工人們,從離城五里山上取大石頭,運到飛機坪來填大坑,填完了以後了再用河裡運上來的鵝卵石和沙子把它填平,再用石碾去碾。

這樣用石料和沙土填起來的跑道,要承受住飛機降落時的巨大沖擊力,跑道的根基必須盡力地夯實。

他們最為先進的技術,是一種依靠人力和牛拉的大石頭碾子。

這種用水泥和鵝卵石澆鑄而成的石碾,最大的重達兩噸。在中間的圓孔裡插入一根木軸,這樣在石碾拉到跑道盡頭的時候,就可以透過轉動中間的木軸來改變方向。

一個重達兩噸的石碾,至少需要五六十個民工才能拖動。

在1650米的跑道上,他們一天要來回地走上好幾次,埋頭、用力、前傾,埋頭、用力、前傾似乎成了他們的習慣動作。

沒有這麼民工們的付出,也絕不可能有芷江機場的出現!

孟紹原一下飛機,便立刻和張鎮一起,被車隊接走了。

在飛機上的時候,張鎮便很明確的告訴他,芷江雖小,一共有220個政府部門。可是任何一個部門,孟紹原都有權利去調查!

不管對方來頭多大,靠山是誰!

這是國府給他的權利!

張鎮太瞭解孟紹原這個人了,別看他身上有著各式各樣的毛病,但在破案上,無出其右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在古代當軍閥

白色孤島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開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不要虛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