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一章 聖駕,我的姐夫是太子,上山打老虎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公的話,大家一般是不會動氣的。

畢竟,大家習慣了。

倒是不少人,雖疑似捱了罵,卻也不由忍俊不禁。倒像是罵的不是自己一般。

張安世聽了這話,倒是來了興趣,道:“其實胡公所言不錯,雖說人要講禮義廉恥,可人也有禽獸的一面,就好像······禽獸會自私,會守著自己的獵物,決計不肯鬆口。這新政又何嘗不如此,要治堯舜一樣的大治之世,便需得讓人有田有地,倘使人人無立錐之地,那麼又何談什麼太平世道呢?”

張安世頓了頓,不得不說,在文淵閣的薰陶下,張安世倒也頗有了幾分宰相的氣度,至少······面上是如此。

“現在朝廷要新政,許多人有獸性,不肯撒手。那麼······朝廷就只好比他們還有獸性了。他們要做禽獸,朝廷便要做猛虎,做獅子。所以啊······說到底,咱們做人做事,無非就是一條,和講道理的人去講道理,對這不肯講道理的,便要重拳出擊了。胡廣一時啞然。

楊榮別有深意地看了張安世一眼,道:“殿下此言,倒是頗有趣味。”張安世笑道:“哪裡,哪裡,楊公謬讚。”

張安世頓了頓,又道:“方才解公所言的海外之事,海外每年給大明輸送的利益,何止千萬,其實依我之見,人盡其田,雖是難如登天,可真要人盡其田,大明這麼多的百姓,這一人下來,也不過是一人七八畝地而已。現在是七八畝,十數年之後,人口增長,則為三四畝,百年之後呢?”

張安世嘆息道:“我們是文淵閣大學士,不只是要顧著眼下,目光卻總要放長遠才是,所謂人無遠慮,百年之後,即便是人盡其田,單憑耕作,也是養不活天下百姓的。正因如此,與其讓天下的百姓,都去務農耕種,倒不如······想盡辦法,將多餘的人口,疏導至城中來務工,這也是新增大力發展工商的意義。”

“可這樣多的人力,盡去工商,也未必能人盡其用。諸公想來也是知曉,太平盛世時,這人口的增長有多可怕。因而,疏導百姓,遷往海外,便是頭等大事了。”

“天高海闊,何不如教諸王為前驅,開疆拓土,而百姓扶老攜幼,隨之定居,既可為我大明陸海之藩屏,又可令這海外,也能養活千千萬萬的百姓呢?所以啊,新政的根本,在土地,在工商,也在外藩,此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是為國家定下的百年大計,這三條辦好了,則我大明萬年的基業,也就非無根之木。”

解縉頷首道:“殿下這些話,實乃金玉良言,文淵閣能辦成這三條,我等此生便足以光照萬世了。”

楊榮唏噓道:“此三條,老夫倒是感觸最深。”

眾人不由得看向楊榮,連張安世也頗覺意外,不由道:“楊公,何出此言?”

於是楊榮道:“老夫籍貫乃是福建,其實世世代代,所通行的也是這這三條。福建多山,土地卻少,人都想有土地,這樣才可養活自己,可至少沒有了土地,便不得不被逼迫著去從商和務工。倘若連從商和務工都無法維持生計,便只好遠遁海外了。殿下所提的這三條,豈不與福建人所做的事一樣?只不過,殿下所提的,乃是朝廷主動,圍繞著這三個問題,去開太平,去創基業。而福建之民,卻是不得已之下,艱難求生計。更是在朝廷和官府無法兼顧他們的情形之下,不得不如此為生。此中艱難,可想而知。”

“可倘若朝廷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能給他們土地,就給他們土地,若是土地微薄,無以為生,官府依舊促進工商,使他們能牟利,亦或者,即便到他們遠遁海外的地步,朝廷也已在四海之內,建立諸多藩國,使他們不必因個人的背井離鄉,而遭土人欺凌,反而可成諸王的腹心,這於福建的軍民而言,真如再生父母一般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休掉將軍後我成了權臣團寵

九月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