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賀喜陛下,我的姐夫是太子,上山打老虎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年難一遇了。
他立即道.“陛下,威國公所言,正顯我大明恩威並重,臣也見疆場廝殺,傷兵的痛苦,醫藥難治,人又尚存一息,於是哀嚎數日,淒厲無比,臣見此物,所中者無不立時斃命,倒也確實算是……仁厚了。”
朱棣一揮手:“此槍實在威勐,教人大開眼界。”
張安世卻道:“陛下,臣以為……弓馬固然可以磨鍊人的心性,可我大明指望弓馬,卻是不足以制勝的。”
朱棣頜首.“嗯……你說的有道理。”
朱棣不得不承認,他那一套,確實已經不現實了,若是靖難之中,但凡南軍有幾個這樣的玩意,只怕自己引以為傲的鐵騎,都要迅速的被撕開一個缺口,根本無法對南軍進行有效的打擊。
張安世道.“臣其實一直都在想,我中原之所以能有今日,遠勝四夷,其根本所在,就在於我中土之國,歷來比之四夷擁有更多的巧匠,先周之時,分封諸諸侯,征服四夷,憑藉的乃是精湛的銅器冶煉,而到了秦漢之時,秦漢時的鐵器冶煉,已遠超四夷,那時秦軍與漢軍,備上的乃是大量的弓弩,穿戴甲冑,刀劍鋒利,所過之處,四夷無不是望風披靡。”
“可自魏晉之後,天下卻把持在一群只曉得經義的儒生手裡,世家大族,忽視器械,而重視經義,結果胡人大量招攬匠人,入主中原……由此可見,匠人方為我中原制服匠人的根本。”
“就說這機槍,若非無數匠人嘔心瀝血,如何能製出?此物若是上了疆場,又能挽救多少將士的性命……”
朱棣聽得很認真,卻若有所思。
其餘諸將,也紛紛陷入了深思。
張安世顯然是帶有目的的,讓功勳子弟們去學習弓馬,當然是好,這能磨礪許多人的心性。
可有的人,天生就不可能像自己的父祖一樣從軍,這些人……為何不可以往其他的方向培養呢?
匠人的地位實在太低了,士農工商,這匠人的地位,在大明並沒有好多少。
這就基本上斷絕了,絕大多數貴族和富豪子弟們對匠人的任何嚮往。
可歷來,科學的進步,固然靠一些底層的匠人推動,可實際上……自工業革命以來,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卻大多都出自貴族和富商的家庭。
這倒不是這些人比底層的子弟更加聰明。
只是因為,絕大多數尋常的百姓,一日三餐尚且艱難,為了溫飽,不得已每日機械式的做著苦功。
而研究和發明,很多時候,雖出現了設想,卻是需要一次次實驗的,在成功之前,根本不可能帶來任何的利益,哪一個尋常人,可以承受這樣的時間成本?
恰恰是貴族和富商的子弟,他們本身自幼就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與此同時,他們對於科學的認知,未必是來源於生活的壓力,而很多時候,只是純粹的出於對科學的興趣,這也是他們推動自己不斷深入研究的動力,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也樂於去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哪怕有一些研究,甚至只是無用功,可失敗也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問題就在於此,眼下工匠的輕賤,是不可能讓任何富商以及貴族子弟去接觸工學的,哪怕稍有任何的興趣,也一定會被人果斷阻止,因為這對家族而言,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改變大家的觀念,使某些匠人,成為人們所敬仰的物件,只有如此,才會有人開始立志,成為那些大匠一樣的人,名垂青史。
與其將時間,過多地花費在不感興趣的弓馬還有四書五經上,不如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推動科學的進步上。
哪怕這種進步十分微小,而一旦進入了良性迴圈,對整個天下所帶來的收益,卻也是無比巨大。
於是張安世接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