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1章 再凝道心,君臨,開荒,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漫長歲月。
那一筆一劃,便彷彿是親眼望見,這位白髮老人在書寫。
隨著那時間流暢,對那篆文中的道理,也同樣是洞徹於心,
便彷彿是透過這本道德真經,經歷過這位太清道祖的一生。
“好一個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漢朝前的原文),當真是盡述道家真理。修行之法,豈可一成不變?世間的大道法則,亦無永恆不變之理,因地而異,因時而易。同樣的大道,當變幻構合之後,亦將面目全非。不可再一同視之——”
懵懵懂懂,恍恍惚惚,又彷彿是心智澄明之至。
足足數年之後,待得那一顆菩提子的效用,徹底消失。嶽羽意念,這才是從那道典經義中,逐漸的‘脫離’出來。
下一刻,卻又是毫不猶豫的一顆菩提子吞下,再次沉湎在其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贏若絀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如此往復,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多少歲月。那本道德經的最後一頁,這才被嶽羽翻開。
當最後一段字跡,印入在腦後之內。
嶽羽神魂中,那空明之境,這才有了些許波動。然後是第一時間,便升起了一股佩服之情。
這本《道德》,非僅僅只是那位太清聖人的大道感悟而有。當真是包羅永珍,蘊含有為人之道,治國之法。
隱隱間,已足可為大教興立之基——
而下一刻,嶽羽的唇角,亦透出了幾分冷笑之意。
“果然!”
傳說當年老子,亦曾試圖立教,收授弟子。卻只因汲取人族氣運,又欲立大教,再積功德,六聖之中,有獨大之視。而受元始通天、西方二聖幾人所迫,只得是盡散門下,隱居不出。八景宮內,也只留下玄都法師,這唯一弟子。
這心結一旦結下,哪怕是師兄弟,哪怕是聖人至尊,也難輕易化解。
能將這三本世間頂尖後天道典,交予他手。除非是那位道祖,已對自己兩個師弟,已然是不抱希望。
下一刻,嶽羽卻又將那黃庭經,取在手內。
***德,便已耗費他近一千七百載時光。而這黃庭,記敘的鴻蒙篆文,卻更顯繁浩。
不過在嶽羽而言,卻反倒是更簡單了許多,甚至用不到,那菩提子的藥力相助。
——前者記載的,乃是本源大道,太上聖人一切神通道法之綱領。文字簡約,卻深不可測,微言大義。
可這黃庭經,卻只是內外修行之法。有煉體之法,有道力修持之術。
嶽羽卻不欲全數吸納,只是與自己所習之內外五行符陣、九轉玄功、無相九劫神雷法、安天創世決等等。互相應證,補益根基。
有此二書,便彷彿是在與一位聖人,對座參玄,請教世間至理。之前觀覽完整造化玉牒時的晦澀難解之處,此刻竟是一一貫通,嶽羽受益之深,實在難以用言辭來形喻。
而待得嶽羽,再次醒來之時。便只覺這天地之間的氣機變化,已是有了些不同。
“——是初三,魂念已突破大羅金仙之境了麼?”
一絲意念,在這天意府內四處流轉,探詢著敖慧幾人的情形。
初三的突破,毫不出嶽羽的意料。不過他此刻,更為期待的,卻還是月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