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傷懷(一),民國投機者,有時糊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浙江戰局曙光初露時,北伐軍的策反再立新功,在安徽的陳調元第六師暗中接受國民政斧改編,此舉消除了白崇禧側翼威脅,使其能全力以赴進攻孟昭月。
免除了側翼威脅的白崇禧在龍游地區與孟昭月展開決戰。此戰雙方均全力以赴,孟昭月湖鎮以東的張峰建立主陣地,利用當地修築的防洪大堤構築防禦工事。
白崇禧兵分三路,採用圍三闕一的方式向孫軍發起進攻。此役衛立煌脫穎而出,他率部血戰張峰,從中央突破孟昭月防線,迫使孫軍全線潰退。
龍游大捷,徹底扭轉浙西戰局,北伐軍士氣大振,連夜追擊,如入無人之境,在桐廬再敗孟昭月,隨後直下杭州。
前方捷報連傳,後方的遷都之爭也到了尾聲。
鑑於南昌武漢之間意見始終不能統一,武漢方面堅決要求遷都武漢,並設立聯席會議行使最高決定權;蔣介石則把火力對準鮑羅廷,要求驅逐鮑羅廷;鮑羅廷則小心翼翼的一方面利用國民黨左派召開聯席會議,另一方面又試圖避免與蔣介石公開決裂。
為了調解雙方矛盾,也為了查明蔣介石的態度,共產國際派維辛斯基到九江與蔣介石面談。蔣介石明確告訴維辛斯基,國民政斧可以遷往武漢,不過鮑羅廷必須離開。
二月初在南昌召開的中央政治會議上,作出決定國民政斧和中央黨部遷往武漢,同時電告共產國際,希望其能主動召回鮑羅廷。
很顯然這時一樁政治交易,蔣介石以同意遷都武漢為條件,換取與會代表同意撤換鮑羅廷。
蔣介石的權勢讓徐謙、孫科、鄧演達等人更感不安,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他們聯名提出儘快召開三中全會。
早在去年底強度之爭剛開始徐謙等就提出召開三中全會來解決兩地爭端,當時被蔣介石拒絕了,現在重提舊事,得到大部分代表的擁護,於是在政治會議上透過了三月初在武漢召開三中全會的議案。
二月底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陸續抵達武漢,但南昌的代表卻毫無動靜,蔣介石、譚延愷、張靜江、陳立夫、陳果夫等人呆在南昌毫無動靜。國民黨內部裂痕更大了。
鄧演達、董b武等等人在報上連篇累贅揭露蔣介石企圖以軍權凌駕黨權,要求一切權力收歸中央。二月底,攻擊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張靜江,武漢舉行的國民黨員大會上,徐謙進一步提出將[***]結合進國民黨中央,要求張靜江辭職,此舉得到參加會議的黨員的支援。
三月七曰譚延愷、何香凝、陳果夫、李烈均等南昌方面的代表陸續來到武漢,但蔣介石和張靜江卻沒有到,蔣介石希望三中全會推辭到十二號召開,但這個要求在預備會上遭到鄧演達、徐謙、孫科、惲代英、毛z東等人的堅決反對,於是三月十曰三中全會正式召開,李烈均當場提出抗議,認為這麼重要的會議,卻沒有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參加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接受的。說完之後李烈均當場退場;第二天陳果夫也離開武漢,不辭而別。
李烈均返回南昌後把情況向蔣介石作了彙報,蔣介石憤怒之極。他斷定武漢方面已經完全落入鮑羅廷之手,落入[***]之手。
就在三中全會還在召開之際,蔣介石開始採取行動了,贛州總工會委員長陳贊賢被槍殺,傾向武漢的南昌市黨部被軍隊搗毀,隨後九江黨部也被支援蔣介石的國民黨人搗毀,支援蔣介石的國民黨人在江西各地紛紛奪權。
但蔣介石此刻還是沒有公開清黨,原因是他拿不準軍隊的態度,他的嫡系第一軍長期受國共合作的教育,共c黨在軍中的影響始終存在,另外李宗仁、朱培德等人的態度也晦暗不明。因此他在公開場合依然表示聽從武漢的命令,表示軍隊保持中立。
武漢方面並沒有被蔣介石迷惑,三中全會解除了蔣介石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