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一章 開始了,權柄,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願如此吧。”秦雷淡淡一笑道:“也許我真是多慮了。”他沒法告訴館陶,中國歷史上三次最著名的變法,結果是一勝一敗一平。第一次就是館陶所說的商鞅變法,就像館陶說的,雖然人死了,但政策還是得以延續下去,應該算是成功了吧;第二次,是在另一個時空裡,與現在差不多同時發生的王安石變法,結果人還沒死,便被一干所謂的‘清流’夥同兩宮皇太后給廢掉了,可憐的王相公還白白揹負了七百多年的罵名,是以絕對不能算是成功。
至於第三次,則是幾百年後的張居正變法,可以說這次應該是三次變法中水平最高,效果最明顯的一次,但因為自稱‘吾非相,乃攝也!’的太嶽先生,與萬曆皇帝的個人恩怨,沒有逃脫人亡政息的可悲局面。但其變法至少為神經錯亂的明朝續命一個甲子,這是公認的。且在他家人遭受虐待的時候,就連昔日的政敵也站出來為他說話。
而且僅過了四十年,到天啟時便恢復名譽。崇禎皇帝還曾感嘆道:‘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相一也’,最終為張居正徹底平反。識者感慨其‘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在江陵,張居正故宅有題詩云:‘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
所以他沒有敗,當然也沒有勝……
三次最有名的變法,連帶那些諸如范仲淹變法、戊戌變法等影響稍差的變革,這一系列的變法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變法失敗居多,變法之人全部倒黴。
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彷彿有種強大的魔力,在詛咒著那些憂國憂民的大智慧者,讓他們的結局無比悽慘。
在決意變法之前,秦雷便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他還是在反覆權衡之後,義無反顧的開啟了這個神秘的盒子,不管從中飛出來的是仙女還是魔鬼,他都認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之一。如果他秦雨田是個平頭百姓,三餐還難以為繼呢,就想著治國平天下,那純屬腦子被驢踢了。可他現在身為一國執政,威望冠絕全國,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如果還想著‘獨善其身,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成’,虛食重祿,素餐尸位的話,那可真成了大秦的罪人,歷史的罪人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對的,在其位,謀其政更沒有一點錯。
當然秦雷也不是僅憑著滿腔的熱血,準備當一個夸父一樣的神經錯亂者。他也有自己的法寶——那就一位位先驅者的經驗和教訓……
他知道商鞅的變法雖然方向正確,雖然得到了廣大平民的使用者,卻嚴重侵犯了貴族的利益,這才導致了慘遭橫死。
他知道王安石過於急功近利,過於避重就輕了。明明財政危機是由官府冗員過多引起,他卻不敢動這個毒瘤,只是一味的想透過開源來解決。根本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成功才叫有鬼。而且他的政策本身就有很大問題,許多法子看似合理,但實際執行時卻千差萬別,亂象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沒有經過足夠的實際調查,僅憑著想象拍腦門決定的。
他還知道張居正對百官過於苛責,後期又剛愎自用,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而且他為人孤直,這才樹敵太多;卻又不群不黨,這才招致了身後橫禍,連帶著好好的變法也跟著完蛋了。
他接受了這些前人的教訓,將其反覆刻在心間,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當然也虛心的學習幾位的成功之處,踏著巨人的肩膀,總能看得更遠,這是真理!
雖然滿懷著誠惶誠恐,但秦雷和他的新法始終是上路了,這一去千山萬水、這一去荊棘密佈,這一去,再也沒有回頭的路……
出發啦!不想問那路在哪。
不怕運命,給什麼關卡;
當馬車隆隆,夢開始陣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