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鬥法(上),羅喉,李北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第二重奧秘,並不像一般的聖階力場一般講求完全摧毀對方,反而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其神識與微粒子的躍遷形成一種極為奇特的共振,或者說他的力場所形成的力量模式中不止是單純和微粒子躍遷,而無時無刻不充斥著神識,神識在力場產生時伴隨產生共振,共同構成了一種新的力場。

這是孔璋從前從未見過,甚至也沒有想過的。因為通常情況下神識只是作為探索和反饋,如果要在飛劍上時刻加持神識,雖能令得飛劍的速度和攻擊力都提升,但相應的神識運轉上也會付出更多,所以才會在法器中祭煉神識烙印。

若神識要像孔璋般用在微粒子的層次中,不論是稍低一級的原子級別,還是更細微的正核與負離,則對神識的境界要求和細微運轉更是從前御使飛劍時的千倍萬倍。

即使是如此,通常也是用來探索微粒子層次的躍遷,反映在識海中居多,修煉時雖會用神識去影響微粒子,但這對神識來說必然極為吃力,消耗極大。

通常情況下,要麼只能改變其中部份微粒子的結構,要麼像與夜照空死拼時,幾乎是覆蓋所有,但時間上必然不能長久,這還是建立在孔璋的神識已經極為強大的前提下。

生靈死亡,山峰崩塌,也不過是微粒子的一種組成模式變化,而微粒子本身依然存在。

神識卻是每一個生靈都不盡相同,所以要將神識與微粒子的躍遷融合,共同形成一種新的聖階力量,這中間涉及的變化之複雜,就算是聖階也要為之止步。

眼前的佛光力場卻是展示了一條可能的明路,那便是借共同的信仰之力,便能將生靈的神識統一起來,不論你是何種生命形態,藉著這信仰二字,便等於是在千差萬別的神識雜念下找到一個座標,可以有機會形成共同的頻率。

再以這共同的頻率與微粒子的躍遷形成共振,產生新的聖階力場,便容易許多了。

這道理雖被孔璋看破,但佛門之外卻是難以實行,因為當初玄門諸聖爭鳴,又怎麼可能如佛門般信仰如一?玄門與佛門的路子本就不同。

而眼前這力場還可怕便在於並非追求立即摧毀你,而是將神識都融合其中,身受者處於其中,神識亦會受到這種共振的影響,於不知不覺中受到轉化。

常人在大昭寺中,本來就會受到大昭寺凝結了佛門多年信仰的影響,雖不會立即拜入其門下,但亦會覺得佛門威嚴,願力宏大。

而這佛光力場將微粒子躍遷與心如禪師的神識、大昭寺的每一個僧人的神識,大昭寺凝結多年的信仰融合為一時,便等若把這種影響擴大了不知多少倍。

常人若在這力場中呆上半刻,只怕便要被轉化成虔誠的信徒,這便稱之為感化。

而反過來,若人一被“感化”,立生信仰,越是堅定,其名神唸的活動便自然也成為了這大昭寺願力的一分。

心禪宗的山門在大昭寺,大昭寺便相當於心禪宗的中樞,但是心禪宗卻決非只有這一寺一廟,便如孔璋得到的貝葉靈符一般,佛門自然有秘不可測的法器或手段將每一座寺廟中願力收集儲存下來。

眼前的佛光力場若生這種對神識的感化之力,必然也要源源不絕的有神識之力供給,以形成力場一部份。

以心如禪師之能,也必然不可持久。

但若以信仰為源,則天下信徒千萬,甚至億萬,都可成為這佛光力場中願力的一部份,便要源源不絕。

玄門道法不過是煉化魔頭,佛門大*法卻傳說可將魔頭感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與其說是感化,倒不如說是借神識共振逆行同化了對方的神識頻率,進而使得對方臣服。

即使是對方神識強大,又或者是意志極為堅強,不會臣服,但在佛光力場中若用神識探察、反饋、影響微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羅喉

李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