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十年(上),羅喉,李北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瑞兒,來見過自家舅舅。”

孔幽招手,一個七歲左右的小童子,怯生生的走到孔璋面前。

孔璋含笑看著面前這個小童兒,小童叫王瑞,是孔幽和王啟年之子,如今已經快七歲了。

這是孔璋被罰往丹堂和煉器堂服役的第十個年頭。

除去初去時的窘境,孔璋藉助羽紅袖未來道侶的名頭,加上潘秀兒相助,更與莊芷青搭上關係後,在丹堂成為了儲材室的管理。

到五年服役期滿,要轉去煉器堂時,由於孔璋上任後,一切井井有條,丹堂的首席執事弟子竟然有些捨不得,加上莊芷青已成為最年輕的大丹師。

有她助言,丹堂便有意要孔璋就此留下。

孔璋卻是不願,但同時也有些捨不得丹材室中還沒有接觸過的丹材,便身兼二職。

如此一來,他在丹堂中,由於漸得信任,除了內室中已經煉好的丹藥尚不可能讓他接觸外,就算是內室中一些珍貴的丹材,亦有機會了。

不過魔質從丹材中解析,煉化新質,大都是提高他的五行抗性和異常狀態抗性,比如對毒、酸的抗性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

讓魔質再度進化,兼具多種質性,卻是在煉器堂中的服役。

孔璋在丹堂也好,在煉器堂也罷,他並不是真的要成為丹師或是煉器堂的匠師,目的不過是隻有兩個,一是接觸更多的材質給魔質,二是希望觸類旁通,從丹道和煉器上尋找魔質進化的方向。

這兩個目的,這十年來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煉器堂中接觸的各種材質雖然少於丹材,但其中一些能被魔質解析出的材質已經能在極大程度上豐富魔質的變化。

但最重要的是,藉著煉器,他找到了讓魔質兼具多種質性的辦法。

那便是從結構入手。

即使是同質,但如果異構,生出的材質卻可能天差地遠。

此事如非親見,萬難讓人相信,但事實便是如此。

孔璋從丹道中悟出的是材質的比例,而煉器揭示的便是結構。

這也虧得他從小在金風玉露樓里長大,便是在逆境也能左右逢源,藉助一些手上的資源,混得風生水起。

博得煉器堂匠師們的信任後,他這個服役弟子便有大把機會親眼觀看匠師們的煉器。

得悉一些煉器之法倒還是其次,他卻是親眼看到同樣的材質,各種材質比例也一樣,但在匠師不同的鑄造法下,最後生成基材的質性竟然有區別,以適合不同的需要。

這其中的差別便是結構。

此理一通,魔質便根據孔璋所想,嘗試生成能相容多重質性的結構。

只是如此一來,魔質的結構之複雜,卻是越來越精密。

特別是每增加一種質性,支援變化時的結構便更加複雜,而且必須維持各種質性的平衡。

否則一旦構建的結構崩潰,便等若自傷。

可想而知在這種嘗試過程中,孔璋失敗了多少次。

最終才在現階段找出一個暫時的辦法,以神念助力維持質性平衡。

魔質現在以層狀結構構成,以他現在的真元道法境界,只能支援魔質同時具有七種質性,再增加一種,便隨時可能結構崩潰。

不過他真元道法倒也有極大進步,十年內又升一階,已經到了煉氣境第十六階。

這等進步就算是放在蜀山內門弟子中,亦是罕見的了。

而且這還是他分心修煉五行屬性法訣的緣故。

能夠如此迅速,全仗丹道。

他悟出了煉化新質需要一定外部條件,最常見的是高溫,還有其他極端條件。

明白這一道理後,他便花時間在宗門藏經閣第二層借閱了關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羅喉

李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