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夜施良策
肉肉滴小饅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夜施良策,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肉肉滴小饅頭,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耳聽得東方朔脫口而出之言,饒是以粟恆這般久侍宮中的極深城府,此時亦是面露驚色,雖然只是一剎,卻也足以證明其心中的震撼了。
踏自門前之時,他便已經問過東方朔之妻,已然得知他早已出門而去,一直未歸。
身在宮門之外,尚且不在家中,竟是能知曉宮中秘事,即便粟恆已然是知道東方朔是連皇帝都十分敬仰的智者,可如是當面,亦是讓他感到心頭暗驚。
“確如先生所言,陛下在太皇太后面前道出不願接受匈奴和親之時,立時便是受到了幾番訓斥,陛下自是不敢與太皇太后爭執,行禮之後便是匆然離去了。”
今日在長樂宮中,也是劉徹自即位之後第一次與自己的祖母,竇太后她老人家以皇帝的身份去對談。
卻不料兩人剛剛談及此事,劉徹才將自己不願和親的想法道出,甚至還未說明緣由,竇太后便是勃然大怒,循著聲音便是指向自己身前的劉徹,道:
“自高祖皇帝始,孝文、孝景兩代都以匈奴為不敵之患,只好“和親”以保太平,生恐遭受復巢之危。”
“而今陛下初登帝位,便要因此等小事而去得罪邊關二十萬大軍壓境,生性好戰的匈奴國。”
“陛下平日裡整天將仁義掛在嘴邊,難道就是這般完全不顧我邊關子民安危的仁義嗎”
竇太后一番話,直接是將劉徹說的怒火沖天,卻又不敢回言爭辯。
如今他雖為帝,可這朝堂之上,國之大策卻不由得他一人定論做主。
朝堂眾臣,幾乎絕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祖母竇太后的門下之客,或直接就是竇老太后的親嫡,而那代表著無上威嚴,乃立國之本的兵符,尚且還在這長樂宮中。
即便他是皇帝,又能如何
想到這裡,即便心中再怎麼不甘與憤怒,劉徹也只能是忍氣吞聲,負氣而走。
回到未央宮的劉徹,可謂是坐立難安,一把便是將自己面前龍案之上的竹簡案牘通通推翻,發洩自己心中的不忿。
稍待冷靜之後,他思來想去,也不知是該向何人詢問此事怎麼才能行之週轉。
就在欲要奔潰之際,方才想到了今日剛剛與自己相見過的東方朔。
思及東方朔,劉徹便是眼前一亮,著及便派身邊最為可信的粟恆喬裝出宮,今日務必要將此事告知東方朔,尋求解決之法。
因為,匈奴使臣戌時便傳來訊息,明日就會前來覲見。
時間如此緊迫,粟恆自是不敢耽擱分毫,一路不停歇便是找到了東方朔的住所,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時辰。
聽到粟恆的話,東方朔也是並不意外。
只是心想:還好今日夤夜出城已然是未雨綢繆,否則明日匈奴便會上朝覲見,自己還真沒什麼時間進行謀劃了。
更重要的是,回家之時偶逢逃出宮內的長公主,這可算是天無絕人之路,反倒是讓他的計謀能夠更加順利的往後進行。
粟恆此番來見雖是讓他感到意外,卻也是省去了不少事,畢竟今夜若是粟恆不來造訪,他明日也是要求見劉徹的。
“煩請中常侍回去之後告訴陛下,臣已然開始策劃。”
“請讓陛下明日早朝見過匈奴使臣之後,便到長樂宮去見長公主,在見到公主之前先不要去拜見太皇太后。”
早朝過後便去長樂宮,可要先見長公主,還特意強調不要先去拜見太皇太后。
東方朔的這番話,即便是以粟恆的腦子一時半會兒都有些轉不過彎來,但他也只是在心中疑慮,並沒有問出口來。
禍從口出這個道理,他簡直是比任何人都還要清楚。
他雖然疑惑,卻並不好奇,這便是他做人的本分。
“先生還有什麼要帶給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