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大明再第四十五章 範氏貨行,明血,老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其實只是一個小城,周北倚燕山,南連海,故得名山海關,這座山海關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中山王徐達與劉伯溫兩人所建,整座關城高十四米,厚達七米,城池與長城相連,城中城套城,樓對樓,確實是雄關。/

山海關雖然不大,城中最多隻能駐紮數千人,只是兩旁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只要擋住了山海關,就可以開墾出大片田地供軍士百姓耕種,為前方提供大量糧秣,努爾哈赤興起後,山海關更是凸顯出了重要地位,佔住山海關,就佔住關內長城一線數十公里的肥沃土地,這關係到武將們的切身利益,因此儘管明軍在遼東戰線一敗再敗,山海關始終握在明軍手中,清軍數次攻關,明軍都爆出罕有的戰鬥力,不得不鬱悶退回,簡直成為一道真正的銅牆鐵壁。

可惜最堅固的保壘也可以從內部輕易攻破,吳三桂自引清兵入關,這座堅城輕易的鋪伏在清軍的腳下,它的地位也隨之下降,如今城牆,關隘雖然還在,駐守的軍隊只有千餘人,守城的清將只是一個甲喇額真,下面有五名牛錄。

以孫克咸和殷洪盛兩人的實力,隨便一支隊伍也遠超山海關中的清軍,只是攻取關隘容易,要想做到不讓一名清軍逃跑,那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對於山海關,他們依然只可智取,不可強攻。

這天清晨,山海關的大門象往常一樣開啟,兩隊清軍百無聊賴的守在城門口,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

幾支斥候小隊地未歸併沒有引起城中清軍什麼警覺,斥侯出去幾天不歸是常有之事,有時一些斥候為了打獵,挖參,甚至會十餘日不歸,山海關原先的百姓全是軍戶,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多爾袞自然不會放心讓這座關城還留在吳三桂手中,原先的軍戶大部份內遷,因此城中除了守城地一千清兵及家屬處,百姓還沒有兵多。

相比於京城的繁華,守在山海關的清軍無疑十分清苦,打打獵,挖挖野山參,獵物地肉可以改善一下伙食,皮毛、野山參,山貨等都可以賣給前來收購的商人,總能撈的一點外快。只要不太過分,軍官們也是不聞不問,反正這個地方是後方,難道還會有什麼危險不成。

城門顯得十分冷清,只有三兩倆倆挑著疏菜地小販,砍柴的樵夫經過,對於這些人,守門的清軍懶得答理,偶爾有看中的疏菜才拿上一把,遇到挑著肉和魚進城地小販,他們才會眼中大亮,毫不客氣的拿上一些。

小販們都與這些士兵熟悉,心中雖然罵娘,只是面上還得維持著笑容,現在已是六月,各種菜疏都已經上市,品種倒也繁多,守城的清軍也不太貪,每個人拿一點,夠吃就行,他們也知道不竭澤而漁的道理,若是拿得太多,小販們沒有賺頭,誰還會挑菜,挑魚肉等進城,城中其他軍隊豈不要喝西北風。

到了中午時,小販們已經賣完了菜,或高興或沮喪的出城,高興的肯定是今天賣到了一個好價錢,沮喪地自然有沮喪的理由,或許菜沒有賣到高價,或是在城中賭輸了……隨著這些小販們出城,城門更是冷清地出奇。

一陣轆轆地聲音傳來。所有守城地清軍都精神一振。這轆聲十有**是大車地聲音。一般只有商隊才有。東北有三寶。人參、皮毛。烏拉草。除去烏拉草外。另外兩樣在內地都是昂貴之極地奢侈品。

商人逐利。即使是在大明與滿人交戰最緊張地時候。也有商人冒著生命危險。帶著貨物行走數千裡來到滿洲做買賣。他們用滿人急需地鐵器、鹽巴。中原地各種奢侈品換取滿人手中地人參、皮毛、東珠還有金銀。回家中原。一轉手就是十倍。數十倍之利。

當時地商人大多是從蒙古繞道進入滿州。自從清軍入關後。多數前往滿州地商隊就改走山海關。每當商隊來到山海關時。守城地清軍不但能得到一筆孝敬。而且他們手中地積攢下來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甜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