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大明再第一章 欣欣向榮,明血,老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揪了出來。當年一共有三百多名官員被免職。流放。降職留用地五百多人。被點名批評。勒令陰期整改地官員更是多達千人。
這輪前所未有地風暴震攝了所有官員。皇帝也不是一味地對官員嚴苛。王福自然知道不可能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太祖時。對貪官剝皮充草。貪官依然前赴後繼。關鍵還是官員俸祿實在微薄。手中又有巨大地權力。總有人心存僥倖。
高薪未必養廉。只是低薪官員卻一定會不廉。寒窗苦讀十年。又從層層選撥
條路地官員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守住清貧。朝廷急增地)這樣地薪俸比起貪汙所得自然是遠遠不如。可是格守廉政地官員們至少不必象嘉靖年間地海瑞一樣。只有母親過生日時才能割兩斤肉。只要不是太奢侈。基本可以養活一家老小。縣一級地長官。靠著俸祿。也有餘錢在家中僱上數名僕人。
弘光三年,朝廷再次對官員加薪,這次的幅度沒有弘光二年大,可是也增加了將近五成,最為高興的是京城那些都察院的御史、國子監、翰林院這些清水衙門的官吏,他們沒有撈外快的機會,基本靠薪俸過活,朝廷反腐反不到他們頭上,增加的薪俸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些人掌握著言論,許多人更是道德楷模,紛紛對皇帝歌功頌德起來,皇帝的名聲竟然一時大好,絲毫不受先前面一下子處罰數百上千名官員的影響。
這種大規模的加薪,並沒有造成朝廷財力太大的負擔,弘光三年,朝廷財政收入創記錄的超過四千萬兩,其中農稅加上其餘各種稅收還是佔了大頭,達到一千五百餘萬兩,海關稅收九百餘萬兩,銀行除去自身展外,貢獻了利潤九百五十餘萬兩,增長最快的是鹽稅,由弘光元年的五十萬兩一下了增長到七百五十萬餘兩,合計四千一百餘萬兩,即使除去留給地方三成正稅四百五十萬兩,朝廷的收入還是達三千六百五十餘萬兩。
這個收入超過大明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不過,除去銀行和海關收入,只記田賦、鹽稅等稅種收入,離永樂年間的三千三百萬石還是有很大差距,釐清吏治後,百姓並沒有感覺到加重,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鹽稅提高到每引二兩銀子,允許鹽商對鹽自由買賣,朝廷不再對鹽引進行限制,鹽商少了重重盤剝,鹽價反而下跌了不少,由原先的二十四五,七八文一斤下跌到二十文以下,正賦由弘光元年的七百餘萬兩增加到一千五百萬兩,多是一些地方壕紳瞞報,少報,這個數字不過是恢復到萬曆年間南方的水平,少了官府層層加派和數目極大的火耗,普通百姓的負擔普通有所減輕。
弘光三年,朝廷對官吏薪俸的支出達到九百餘萬兩,真正的大頭還是軍費的支出,弘光三年軍費一項,朝廷開支達到二千二百餘萬兩,除去水師五百餘萬兩,陸軍的支出還是高達一千七百萬兩,加上教育,道路,河務等各項支出,朝廷收入雖高,只是略有盈餘。
這種略有盈餘正是王福需要的,無論是鹽稅、海關、銀行,這幾項的稅收或利潤潛力還沒有挖出來,預計至少十年內,王福不用擔心會覺得無錢可用。
沒有層層加派,又沒有了火耗,年景又好,許多普通百姓都感到鬆了一口氣,到了年底,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了一點餘錢,缸裡也有了存糧,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到了年底,家家戶戶都要磨幾升上好的白麵,買幾斤大肥肉,另外還要給自己的老婆,孩子扯幾尺布,做上一件衣裳。
大年第二天,天色剛剛矇矇亮,鞭炮聲就一陣緊一陣,整個南京都沉靜在一片熱鬧之中,幾乎所有小孩都穿上了新衣,不顧寒冷走出家門,迫不及待的向自己的夥伴炫耀。
皇宮裡也是一團喜氣,解憂公主和她的弟弟已經滿二週歲,一大早,王福剛剛梳洗完畢,解憂公主和弟弟已經一蹦一跳的來到王福寢宮外,人還沒到,解憂公主稚嫩的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