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卷帝國東第七十五章 皇帝的擔心,明血,老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家會不會有一種大航海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將兩人摺子放下,王福拿起了上海縣令的摺子,董志寧的摺子主要講的是招募出使歐洲的外交人員進展,與朝中官員推三阻四不同,上海不少人都願意冒險去歐洲,為朝廷效力。董志寧剛放出風聲不久,前往衙門報名的就有數十人,如何挑選,要請求皇帝指示。
王福拿起筆,在摺子後面批了數句:要求挑選忠心可靠,能言善道方面的人才先期進行語言和歐洲習俗方面的培訓,培訓完後再進行考核不遲,艦隊要在明年春季之後才起程,對於這些人的培訓有五個月左右時間,為了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王福在折上批示,凡透過考核人員,一律授予六品官銜,出使完成*人員回國後,將再次擢升。
這等於給那些有意成為外交人員之人開啟了一條終南捷徑的通道,那些寒窗苦讀士子,即使高中三甲,最多也不過授七品清職。這道批文過幾天肯定會引起朝堂爭議,不過爭議歸爭議,誰讓朝庭無人願意前往歐洲,如果有官員願意前往歐洲,照樣可以升職。
批完董志寧的摺子,王福將歐洲之事暫且丟下,重新批閱國內的奏章,雖然眼下大明佔據優勢,不過大明與歐洲的競爭將是長期存在,歐洲文藝復興已經完成,遲早會走上工業**的道路,王福無法阻止,只能爭取帶領大明走在歐洲前頭。
一份來自烏爾格的軍情引起皇帝的注意,烏爾格守軍奏報: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已經更換,新更換的首領名字叫噶爾丹,這個噶爾丹似乎才能頗高,已經將準噶爾部捏成一團,其餘蒙古各部也有視噶爾丹為首之意,從青海到漠北數千裡之地,蒙古人重新聚成了一個數十萬人的大部落,似有南侵之意。
久遠的記憶從王福腦海中回憶起來,這個噶爾丹確實有才能,冒似另一個時空中,這個噶爾丹竟然將被滿清征服的蒙古諸部重新統一,逼得康熙數次親征,最後直到噶爾丹死去,蒙古才重歸於滿清。
從弘光七年滿清政權徹底跨臺後,大明北方的精力轉向蒙古,弘光八年,明軍攻下歸化城,將歸化城改為歸化縣,派遣官員管理。弘光十年,明軍攻下烏爾格,將烏爾格舊牆拆去,重新建城,新城遠大於舊城,大明朝廷將烏爾格升格為府,遷移數萬漢民居住。同年,明軍在後世的恰克圖築城。
就在明軍想再接再厲,繼續對蒙古各部進攻時,一個意外打亂朝廷計劃,弘光十一年六月,明軍一支小隊與數百人的哥薩克相遇,發現對方後,雙方都沒有談判的企圖,馬上展開了一場戰爭,明軍人少,但兇猛的火力讓哥薩克人印像深刻,在明軍暫戰暫退後,哥薩克沒有展開追擊,讓這支小隊明軍逃脫。
隨之得到訊息的明軍展開報復,一支千人的羽林衛輕鬆將數百哥薩克消滅,順便接收了哥薩克先前所修築的城池雅庫茨克,因為太過寒冷,明軍將雅庫茨克改為冰雪城。
奪取冰雪城後,大明重設奴爾幹都司,任命高傑為首任都指揮使,將黑龍江、精奇里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庫頁島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重置奴爾幹都司治下。
哥薩克向東的腳步被阻,不甘心失敗的哥薩克數次與明軍交戰,雖然數次都被明軍挫敗,但整個北方草原形勢變得複雜起來,明軍、哥薩克、蒙古人三方互為敵手。
明軍力量雖然強,但蒙古人活動範圍實在太大了,從青海到烏里雅蘇臺,縱橫數千裡,而哥薩克也是如此,整個西伯利亞太過寒冷,明軍奪取冰雪城後,曾想一勞永逸,將那些紅毛綠眼的哥薩克解決,只是深入千里後,一個人影也沒有碰到,補濟吃光之後,只得率軍返回。
從弘光十二年起,明軍雖然時不時與蒙古人和哥薩克交手,但沒有再在草原上設城,只是緊守著冰雪城、烏爾格、歸化城一線,將奴兒干都司牢牢控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