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嬴柱即位,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昭王,秦孝公之孫,秦惠王少子,年少時被派去質燕,適逢燕國子之之亂,差點死在燕國。為了生存,不得掏鳥窩,扒鼠洞,與鳥獸爭食,艱難存活。

當時的秦昭王雖然年紀小,卻是極為聰穎,就是莽撞的秦武王對這個弟弟也是心服口服,是以,秦武王在舉鼎折脛臨死之前把秦王之位傳給了他。

在白起的護送下,秦昭王回到秦國,當上了秦國的國君。當時的秦昭王只有十六歲,秦國的實權落在他母親宣太后手中,再有他舅舅穰侯魏冉為相,姐弟兩人聯手,把秦昭王架空了,秦昭王成了有名無實的秦王。

不過,秦昭王特別能忍,其忍耐力是中國歷史上所有帝王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後世那些大名鼎鼎的帝王,比如漢武帝、康熙都不比不了他。

秦昭王當有名無實的秦王不是數年,不是十年,不是二十年,而是三十多近四十年。漢武帝被竇太后架空了六年就受不了,康熙被鰲拜架空數年就忍不了,這忍耐功夫,他們與秦昭王比起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直到範睢入秦,得到秦昭王的賞識,拜為客卿,在範睢的謀劃下,一舉奪了穰侯的相權,逼得宣太后交出權力,秦昭王這才成了名至實歸的秦王。

當了數十年有名無實的秦王,著實把秦昭王給憋壞了,他一奪回權力後,就來了一個大手筆。要謀奪韓國上黨,準備勢壓邯鄲,與趙國決戰,把趙國這個秦國統一道路上唯一的競爭對手幹掉。

然而,這一謀劃被韓國上黨太守馮亭識破,馮亭不顧韓王的旨意。把韓上黨獻於趙國。起初,秦國懼秦,不敢收地,馮亭一番剖析,趙國君臣這才明白秦昭王謀劃得極為深遠,不得不受地,就此引發了著名的長平大戰。

經過一番苦戰,秦國終於獲勝,而趙國這個秦國統一道路上的唯一競爭對手不復存在。失去了問鼎天下的資格,天下大勢操於秦國之手,秦國一統天下的道路打通了。

長平大戰的影響非常深遠,後世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長平大戰極大的縮短了中國歷史的統一程序。這是秦昭王之功也!

秦昭王在歷史上沒有秦穆公、秦孝公和秦始皇這三個秦國有為之君出名,不過,他對中國歷史作出的貢獻是勿庸置疑的。可以這樣說,若沒有秦昭王謀劃並且一手實施的長平大戰,秦始皇要想統一中國難如登天。

因為當時的趙國非常強大,是唯一能與秦國爭奪天下的戰國,秦國要想統一中國。就必須先把趙國幹掉,這是跳不過的。若沒有秦昭王挑起的長平大戰的話,趙國就不會被秦國幹掉,就會成為秦國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即使以秦始皇之了得,也是很棘手。秦始皇能不能統一中國,誰也說不清。

從商鞅變法,到秦昭王。秦國一共歷四代國君,不過。真正與山東大戰的是秦昭王,而不是秦孝公,不是秦惠王,更不是秦武王。

秦孝公發求賢詔,招來商鞅,重用商鞅,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由弱轉強,成為最強戰國。秦孝公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秦國根就沒有機會東進。

到了秦惠王時,秦孝公進行的變法大業還未徹底穩固。一提起“商鞅變法”,後人就會想到秦國殺了商鞅,卻不棄商君之法,認為這是商鞅之法合乎秦國國情。

這也沒錯,商君之法的確符合秦國國情,這是能夠順利推行的原因所在。但是,真正讓商君之法穩固下來的是秦惠王。秦惠王雖然殺了商鞅,卻是接著推行商君之法,在秦國全國各地推行,即使邊遠偏僻之地也不例外,經過他的努力,秦國的根基這才穩固下來。

也正是因為秦惠王的主要精力用在穩固秦國國上,秦國在當時幾乎沒有東進,只是與蘇秦提出的“合縱”較量,戰線主要是在邦交,也就是外交。真正的軍事行動,很少很少。

秦武王不用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