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伏屍萬里(五),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的正是王翦率領下的秦軍。

在王翦的率領下,秦軍深入楚國,先是破壞了陳城,後是破壞了壽春和淮水之地。

經過這番破壞,秦異人要懲罰楚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楚國形勝所在的淮水被破壞,這對楚國的打擊異常沉重,會令楚國元氣大傷。即使楚國要重建淮水之地,這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而且費時很長。

離開楚國之後,王翦率軍直奔齊國而來,要對齊國進行沉重的打擊。

齊國與秦國相距極遠,齊國在最東,而秦國在最西,兩國因為沒有什麼利害衝突,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邦交關係。而秦國對齊國也一直很容忍,只要不是太大的事兒,秦國是能忍就忍了。尤其是範睢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後,秦國對齊國的容忍度就更大了。

然而,這次齊國卻是觸了秦異人的逆鱗,必須要予以懲戒,深入齊國破壞也就成了必要。

秦昭王和嬴柱剛死不久,屍骨未寒,還未下葬,五國聯軍就來攻秦,這不是秦異人所能忍受的,一定要嚴懲五國。更讓秦異人氣憤的是,這次聯兵就是齊國太后君王后在幕後推動的,要是沒有她資助魯仲連,魯仲連也不可能合縱成功。

可以說,這次五國聯兵的罪魁禍首就是齊國,就是君王后,以秦異人不肯吃虧的性子,要不找齊國的麻煩就不對了。

要如何才能令齊國感到痛呢?

不用想的,就是破壞齊國的鹽場,就足以讓齊國痛到骨髓。

齊國得漁鹽之利,雖然漁與鹽都是秦國的“支柱產業”,二者相對來說,還是鹽更加重要。因為漁業再重要。也頂多就是讓齊人自己食用,很難拿出去賣錢。要知道,當時的交通情況不適合賣鮮魚。要是想賣鮮魚的話,很可在途中就死了。

而鹽不同,是齊國與列國貿易的主要貨物。當時天下的食鹽,十之七八出自齊國,由此可見鹽對於齊國的重要性了。

若是把齊國的鹽場給破壞了,這對齊國的打擊太過沉重,會令齊國的賦稅難以收上來。財政告急,齊國不僅感到痛,還是痛到骨子眼裡了。

當然,要想破壞齊國的鹽場,秦軍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齊國的鹽場都在海邊,也就是最東之地。秦軍要深入齊國最東之地的話,這路途就更加遙遠了,困難更大,很可能被齊國圍住,一個不好就會全軍覆滅。

這事要是對於別人來說,或許不敢深入到齊國腹地來破壞齊國鹽場。頂多就是在邊境上滋擾一番。對於王翦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王翦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此行成功的可能性極大:一是因秦軍突襲,出乎任何人的意料之外。即使齊國得到訊息,想要調集重兵前來圍堵秦軍,也是來不及。

二是隻要應對得法,齊國連圍堵的機會都不會有。這方法其實並不難,很簡單的。就是不在一個地方多加停留,一破壞完就立時離開,讓秦軍處於高速機動中,今日在這裡,明兒在那裡,後天又在一個地方,甚至一天之內連變數個地方。在這樣的情形是,齊國就算有百萬大軍也是難以對付秦軍。

三是王翦自信,就算秦軍有危機,他也能憑著自己的機敏成功的化解掉。

正是有著這樣的思慮,王翦這才果斷的率軍深入齊國腹地,要破壞齊國的鹽場。

琅邪這裡壓根兒就沒有多少齊軍駐守,更是被秦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齊軍很快就被秦軍殺光了。然後就是輪到這些鹽場倒黴了,秦軍只一個衝鋒就完事了,接下來就是破壞了。

“將軍,好多的鹽啊,好多的鹽啊。”一個秦將打馬興沖沖而來,大老遠就衝王翦叫嚷開了。

王翦一瞧,只見這個秦將眼中泛著紅光,興奮莫銘,比起見到金山銀山還要歡喜。

“齊國別的不多,就是鹽多,有什麼好稀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