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無知者無畏,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公一聽這話,一裂嘴角,極為不屑。
在他嘴裡,彷彿五萬秦軍不過是螻蟻似的。
“我手握十萬大軍,還打不敗區區五萬秦軍?”西周公極是自信,眉頭一掀,衝一個親信一招手,道:“你,去給秦軍下戰書,後日我們擺開陣勢決死一戰。”
“諾!”這個親信領命而去。
“呵呵。”西周公望著親信疾馳而去的背影,極是歡喜,又發出一陣暢笑聲,彷彿他已經打敗了秦軍似的。
xxxxxxx
且說秦異人和司馬梗帶領五萬秦軍,以最快的速度東進,很快就出了函谷關,直奔洛陽而去。
秦異人身為王太孫,這次滅周可以不用親自前來的,他之所以決定要親自前來,是因為周室雖小,卻影響極大。從軍事層面來說,此次滅周沒有任何困難,周室要不滅都不成。
然而,周室畢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佔了名份,佔了大義,其在政治層面的影響相當之大,秦異人不得不親自前來。
再者,周室地處秦國東進的必經要地上,滅了周室後,還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對秦國東進,掃滅列國才有莫大的好處。不然的話,一切都是枉談。
正行間,孟昭前來稟報,道:“稟王太孫,西周公派人前來下戰書。”
“下戰書?”一片驚奇聲響起,秦異人、司馬梗、黃石公、尉繚無不是張大了嘴,好一通驚訝,如同見到天下間最為驚奇之事似的。
下戰書這種習慣是春秋以前的事兒。在春秋以前,交戰雙方把軍隊開到戰場,然後下了戰書,約好交戰日期,再擺開陣勢,大戰一場。
很多時候,因為陣勢一擺開,雙方的軍隊人數、戰車數量都知道了,處於劣勢的一方往往主動認輸。而勝利的一方不過是提出一些不太過份的要求,雙方就訂下了盟約,戰爭也就結束了。
勝利的一方不僅僅在停戰條件上不太過份,而且,也不會殺戮,只要對手認輸就成。是以,春秋以前的戰爭,不以殺戮為務,被稱為“仁義之師”。
在這一時期,取勝的優先條件以兵力優勢和戰車數量來決定,擁有兵力優勢和戰車多的一方基本上都是勝利的一方。
當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牧野之戰”了,當時紂王的精銳主要用在東南之地,在攻擊東夷,經營現在江南一帶。周武王瞅準了時機,鑽了一個空子,起兵伐紂。紂王都城朝歌兵力空虛,沒有精銳鎮守,無奈之下,紂王就把奴隸武裝起來,與周武王在牧野大戰。
紂王雖是被釘在恥辱柱上,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其實那是周室對他的汙衊,真正的紂王很有作為,至少在開疆拓土這方面比周文王、周武王好得多。紂王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率軍打到東海之濱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在經營東南之地,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山東、上海這一帶。
隨著他開疆拓土的成功,他抓了大量的俘虜,這些俘虜大部分成了奴隸。很有可能,牧野之戰中紂王武裝的奴隸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戰俘。不用說,這些戰俘必然恨紂王,周武王許以好處,這些奴隸臨陣倒戈也就在情理中了。
牧野一戰,姜子牙率領三千“虎賁”打頭陣,一戰成名,“虎賁之師”從此流芳千古。
到了春秋時代,雙方雖然仍有約戰,仍在下戰書。然而,已經多用陰謀計策了,最有名的話當數《孫子》的“兵者,詭道也”,這話很好的說明了戰爭模式的改變。
春秋時代的戰爭,陰謀詭計已經盛行,有人未跟上時代的步伐,仍在採用春秋以前的方法來打仗,最有名的莫過於宋襄公了。
宋襄公與楚國戰,他命令宋軍擺開陣勢,等到楚國渡河之後,決死一戰。他的司馬立時提醒他,應當趁楚軍渡過河的良機,半渡而擊之。宋襄公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