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顏淵為秦異人他們解釋道:“周公施仁政,行井田,天下大治,國人樂業。然,數百載之後,滄海桑田,山河鉅變,井田早已不能治理天下,戰國時代變法無不以廢井田為務,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商君在秦國的變法,無不如是。”

戰國時代,就是一個大變革時代,其變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廢除周公那一套,廢除井田制就是其中重要一項了。

當然,廢除井田制只是變法的一環,其中還有很多貴族特權的廢除,解放奴隸等。山東之地雖有李悝、申不害和趙武靈王這些變法的推行者,只不過,他們在變法一事上並不徹底,都是進行的有限變法。

他們在廢除井田制這事上是一致的,山東之地的井田制全廢了。只不過,他們在貴族特權上的改革極為有限,這是造成山東之地貴族橫行,特權過多的原委所在。

而商鞅在秦國推行的變法就非常徹底了,不僅僅是廢除了井田制,還廢除了貴族的特權,全面解放奴隸,使得秦國“不分貴賤,一體同法”、“不分親疏,一體同賞”。在秦國,除了犯罪的官奴外,不會再有奴隸,若是蓄奴那就是犯罪。

正是因為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很徹底,這是秦國能夠雄視天下的主要原因。而山東之地的變法不徹底,沒有廢除貴族特權,導致山東之地是一鍋夾生飯,半封建制半奴隸制。

“井田之廢早已成天下共識,不論是秦國,還是山東之地,早已廢之。唯洛陽王都還保留井田制,還在用周公成法。大秦若要治理洛陽,務必廢除井田。”顏淵的聲調有些沉重,有些無奈,又有些感傷。

井田制曾經是周室強盛的標誌,曾經極大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井田制早就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列國都在廢井田,哪怕是小諸侯國也廢了井田,唯獨周室還固執的認為祖宗成法不可廢,還在推行井田制,還在使用數百年前周公那一套在治理洛陽。

這是嚴重與時代脫節,如此一來,要周室不衰弱都不成。

“先生不愧是大才,說得極是,這就廢井田。”秦異人當即拍板,道:“井田制曾經盛行一時,盛極一時,然而,到如今天下皆廢井田,唯洛陽還有井田存在。井田制,我們是如雷貫耳,久聞盛名,卻是沒有見過,我們這就去見識見識。”

“好!”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齊聲贊同。

井田制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然而,真正見識到的人卻並不多。在當時,要想見到識井田制,只有去洛陽才有可能,就是司馬梗這樣的秦國重臣都沒有見識過。秦異人這一提議,讓他們打從心裡認同。

洛陽是井田制唯一還儲存的地方,到了洛陽不去見識一番井田制,一定會遺憾終生。

一經決定,秦異人命孟昭準備,率領一隊人,離開洛陽,去見識井田制。

出了洛陽,很快就看見一塊塊“井”字型的井田,只有為數不多的老弱病殘拖著疲憊的身體在耕作。

放眼一望,就沒有見到年輕力壯之人,秦異人大是感慨,道:“堂堂王都,竟然淪落如斯,誠可嘆也!”

“是呀。”顏淵重重點頭,大為贊成這話,道:“想當年,周室強盛之時,洛陽的國人多如牛毛,到了農時,來到井田裡一望,到處都是忙碌的國人。到如今,滄海桑田,山河鉅變,井田已經成了毒瘤,不能不廢。”

按周禮,王城四周歸天子管轄,稱為王畿,王畿之民叫國人(到了戰國時代,國人泛指一國的百姓)。國人主要住在王城,只有那些沒有身份地位的奴隸才會住在城外的“田屋”裡。每到農時,國人就會從王城來到城外的田屋居住,直到農時結束,又會回到城裡居住。

這就是“國人居於都”。

到了戰國時代,風起雲湧,列國都在變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