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諸部動向,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靜,一片死寂!
上自單于,下至一眾大臣,個個張大了嘴,一臉的難以置信,如同在聽天方夜譚似的。
他們原本以為頭曼會出什麼巧妙的主意,卻是沒有想到,竟是要他們向秦軍學習,要匈奴作出一些改變,這實在是出人意料,實在是太過驚人了,要他們不震驚都不成。
緊接著,就是一片喧譁聲,只見一眾大臣個個扯起嗓子,吼得山響。
“太子,你在瞎說,哪有這樣的事?大匈奴的勇士,為何要向秦軍學?”
“就是啊。大匈奴的勇士天下無敵,能征善戰,豈在乎區區秦軍?”
“憑什麼讓我們向秦軍學?大匈奴的勇士是天生的戰士,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可以在馬背上過一生,說到騎射,秦軍能勝得過大匈奴?不行,絕不行!”
一眾大臣的叫嚷聲響成一片,如同雷霆轟鳴,震人耳膜。
頭曼把一眾大臣的話聽在耳裡,不由得有些苦惱,緩緩搖頭。
不論在哪裡,守舊總是一股讓人生畏的力量,要想讓他們作出改變,不比登天容易。瞧匈奴大臣這副不爽的樣兒,彷彿李牧又挖了他們祖墳似的。
“閉嘴。”單于沉吟不語,終於開口說話,道:“太子,你何出此言?”
“是啊,你是大匈奴的太子,為何說出如此喪氣的話?”一眾大臣大有興師問罪之意。
對於這事,頭曼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你們都知道我多讀中原之書。併入中原遊歷。你們可知,我感慨最大的是什麼?”
對這問題,一眾大臣哪裡知道,就是精明的單于也是不知道,個個睜大了眼睛,打量著頭曼,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我在中原遊歷,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原人律法森嚴。進退有據。”頭曼頗有些感慨的道:“不是別的,你們看看眼下與秦軍之戰吧。一說起打仗,大匈奴的勇士無不是捨生忘死,前赴後繼,打得極是勇猛,然而,可曾動搖秦軍一絲一毫?你們可知這是為何?”
眼下正在進行的這一仗,匈奴打得極其勇猛,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沒有人後退。然而,不管他們如何努力。都不能撼動秦軍一絲一毫。
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一眾大臣也在奇怪,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聽頭曼之言,不由得大是好奇,齊聲問道:“為何?”
單于也是好奇,身子前傾,眼睛瞪得滾圓。
“原委就在於秦軍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而大匈奴的勇士卻是沒有陣勢可言,沒有軍紀可言,是各自為戰,雖然他們英勇無畏,卻是很容易被秦軍各個擊破。”頭曼以沉痛的口吻,道:“你們親眼所見,秦軍陣勢厚重謹嚴,進退有據,自有章法。不說別的,你們看那長戟,一旦有大匈奴勇士衝到近前,所要面對的不是一支長戟,也不是三兩支,而是上十支,甚至更多。秦軍以多打少,以眾凌寡,能不勝乎?”
戟陣是秦軍方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威力非常大,匈奴儘管勇猛無畏,只要遇到秦軍戟陣,是必死無疑。原因正如頭曼所說,秦軍是以多打少,以眾凌寡,十來人甚至更多的秦軍對付一個匈奴,還不是輕而易舉就殺之?
“這就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的妙用!這就是軍紀、號令的妙用!”頭曼的聲調轉高,道:“大匈奴要向秦軍學的就是這些妙用!”
頭曼是匈奴的奠基者,在他之前,匈奴打仗是一盤散沙,打起來一湧而上,沒有陣勢、號令、軍紀之可言。直到他,才有些改變。當然,這種改變並不多,真正的改變,要到了冒頓去了。經過冒頓治理的匈奴特別強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冒頓的號令極嚴。
冒頓殺頭曼用的是鳴鏑,他訓練自己的親衛,要求親衛們隨著他的鳴鏑而進,他的鳴鏑射向哪裡,親衛就得射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