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商君遺願,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單于(在冒頓之父頭曼單于之前的匈奴單于名字不可考,本書就用單于代替了)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
儘管戰國大亂之世,七大戰國力征,彼此之間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然而,在抵擋異族入侵這點上,從來沒有含糊過。不論彼此間有多大的仇恨,一旦到了異族入侵,華夏危急之際,就會團結起來,共同對外。
這點,在春秋時期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春秋五霸”為何會被後人讚揚?他們最大的功績並不是在於“尊天子”,而是在於攘夷。齊桓公在得到燕國的告急之後,親率齊軍出征,攻打孤竹國,把這些胡人給滅了,收地千里,最後全部贈送給了燕國。燕國這才由一個小諸侯國一舉而成為大國。
秦穆公任由余為軍師,滅了二十多個西戎人的國度,把威脅華夏上千年的“西戎”徹底解決了,這是一件大功德,是以,後人很是尊敬秦穆公。
時間到了戰國之際,中原內亂加劇,七大戰國力征,殺得更加兇狠了。然而,在面對異族入侵這事上,仍是不含糊。最有力的證明就是趙武靈王與匈奴大戰時,秦昭王下令,不僅中止了即將進行的攻趙軍事行動,還命令駐守九原的秦軍做好增援準備,若是趙武靈王不敵,秦軍立時參戰。
並且,秦昭王給駐守九原秦軍下令說,要是趙軍需要糧草,也要秦軍提供。
趙武靈王雄材大略。為人很是傲氣。婉拒了秦國的支援。憑藉趙國的力量,硬是在河套之地大破匈奴,打出了華夏的威風,大長華夏的志氣。
或許,這也是他後來裝扮成趙國使臣進入秦國窺秦,秦昭王放他一馬的原委所在。
趙武靈王這人雖是雄材大略,卻是多有怪誕之行,他裝扮成趙國使臣入秦就是其中之一。他與秦昭王見了面。秦昭王當時沒有起疑,只是讚賞這個趙國使臣了得,英武不凡。後來,秦昭王生疑了,命人打聽,方才知道是趙武靈王入秦了,嚇出了秦昭王一身冷汗。
這時候,趙武靈王已經離開了咸陽,秦昭王若是派人去追的話,說不定還能追上。秦昭王卻是沒有派人去追。興許秦昭王佩服趙武靈王,沒有對付他的打算。
單于也是精明人一個。他料算得很準,長平大戰後,秦昭王真的是不顧一切要攻趙要滅趙,為此差點殺了白起,若不是秦異人從中相救的話。
中牟之戰後,秦國大勝,斬首七十萬,山東無力抵擋秦軍的進攻,秦國要不大舉東進都不行。若是在秦軍大舉東進之際,匈奴再從北殺來,即使秦昭王有心要秦軍北上進攻匈奴,也不可能了。
因為秦軍大舉東進之後,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要想大軍調頭北上,那談何容易?即使秦昭王果斷的放棄東進,命秦軍北上。數十萬大軍北上,那是何等的繁劇?等到秦軍趕到,河套早就被匈奴佔領了。
單于的盤算很是了得。
“烏特拉(萬歲)!”匈奴群臣大聲歡呼。
“敢問大單于,大匈奴何時進攻?”有大臣急不可耐。
“快了。本單于料定,很快。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單于信心十足,嘴角一裂,譏笑道:“長平大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贏稷一定會象餓狼遇到死羊羔似的,不顧一切的撲上去。”
“哈哈!”一眾大臣放聲暢笑,笑聲響亮,差點把帳頂給掀飛了。
“稟日月之下,大漠之上,萬王之萬,匈奴大單于,中原急報。”就在這時,一個親衛飛也似的衝進來。
“說,何事?”單于眼睛一翻,精光暴射,死盯著這個親衛。
“長平大戰後,秦國大舉東進,攻佔邯鄲,滅了趙國。更是在中牟一戰中,斬首七十萬之眾。”這個親衛忙大聲稟報。
“什麼?斬首七十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