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趙括第二,秦皇紀,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敗了魏武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驗證了商鞅治軍思想的正確性。
魏武卒是名將吳起在魏國訓練的一支重灌步兵,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重步兵,全身鐵甲,用鐵兵器,經過艱苦的訓練,人人驍勇善戰。在當時,放眼天下,都在用青銅兵器,獨有這支魏武卒是用鐵兵,一旦出現在戰場上,那就是無堅不摧的鋼鐵堡壘,誰能攖鋒?
正是因為有這支魏武卒的存在,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魏武卒的戰力有多強呢?孫臏最是清楚了。
孫臏在齊國訓練了一批善於單兵作戰的“技擊之士”,讓齊軍的戰力大為提高,仍是不敢與魏武卒正面硬撼,面對龐涓統領的魏武卒,孫臏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計,yin*龐涓進入地形復分的馬陵、桂陵,限制魏武卒的戰力,發揮齊國技擊之士善於單兵作戰的特長,方才打敗魏武卒。
商鞅收復河西之戰,秦軍銳士並不是利用地形來限制魏武卒,而是正面硬撼,擊敗魏武卒,完勝魏武卒。
放眼戰國時代,能在正面硬撼中打敗魏武卒的,唯有秦軍!
“可惜了,秦孝公死得太早,壯志未酬!要不然的話,商鞅也不會死得那麼早!”秦異人也是感慨。
秦孝公是積勞成疾,活活累死,他一死,商鞅也就必死無疑了,原因何在?
一是因為秦惠文王與商鞅有過節,兩人尿不到一個壺裡,秦惠文王不能象秦孝公那般重用商鞅;二是秦惠文王不能放走商鞅,象商鞅這樣的能人,若是放走了,那麼,他會再打造一個秦國這樣的一流戰國出來,這是給秦國樹立對手。
商鞅是用不得,放不得,商鞅的命運也就註定了,唯有一個字:死!
戟手之後是輕步兵,揹負硬弓勁矢,腰懸秦劍,身著皮甲而來。
對於秦人來說,騎射是最基本的軍事技術,人人都得掌握,不管什麼兵種,必須學會。輕步兵揹負弓箭,也就在情理中了。
輕步兵後面是弓手,人人背上揹著硬弓勁矢,腰懸秦劍,身著皮甲,乍一瞧,和輕步兵沒什麼差別。
在弓手後面,就是大型攻城器械,有衝車、撞車、拋石機、秦弩……
這些大型攻城器械,很是笨重,運輸不方便,好在秦國實行的是“標準化”生產,所有的部件都能互換,更是能拆御,運到戰場上,再組裝起來。
一提到標準化,我們就想到iso,以為那是外國人的發明。卻不知,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在使用了,秦國就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兵馬俑裡的銅箭簇,經過現代手段檢驗,誤差不超過0.02毫米。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達到這種水準,這是何等的驚人!
當然,秦國全面確立“標準化”生產,要到呂不韋當國去了。呂不韋是大商人出身,對這方面很在行,在他的要求下,不僅大型攻城器械,哪怕是小小的箭簇也不能例外,這是呂不韋對秦國做出的最大貢獻。
二十萬秦軍的到來,秩序井然,不見絲毫亂象,這讓人震憾!
整個秦軍,除了沉重的腳步聲、蹄聲、旗幟的獵獵聲和號令聲外,再無別的聲響,要不是秦異人親見,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這太難得了!
秦軍開到城下,開始安營紮寨,秩序井然,沒有絲毫亂象,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很快的,一座巨大的營地出現在邯鄲城下,把邯鄲團團圍住。
“你們猜,秦國出兵幾多?”秦異人打量著城外的營地,大是讚賞。
“王陵這招虛張聲勢,一定會嚇破趙王的膽!”黃石公也是重重點頭,大是讚賞。
“王陵號稱‘鷹眼狐心’,不愧這個稱號,高明高明!”尉繚也是讚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