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忽必烈的反應,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忽必烈大笑,道:“道長天下說客,故做危言。朕自登極以來,勵精圖治,務在養民,以結束紛攘亂世為務,務在開創盛世,還天下寧靜。”

忽必烈是有為之君,他的志向不小,正如他所言,他的目的就是滅掉南宋,統一中國。在當時,蒙宋戰爭不斷,兵連禍結,百姓為戰爭所苦,要是能夠結束亂世的話,百姓的負擔就會減輕。然而,讓忽必烈想不到的是,蒙古對中國的統治堪稱浩劫,對中國文明的破壞極其嚴重。除了版圖空前廣闊以外,在經濟上並沒有什麼建樹,比起後來的全國少數民族政權,清朝就差遠了。

“天下之不寧,正為陛下所圖,陛下有一日之圖,則天下一日不寧。”揚明道長直言現實,道:“陛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蒙古鐵蹄征戰不休,中原不寧,南方戰事不斷,皆因陛下而起。陛下若退兵塞外,則天下自寧,百姓衣食無憂,陛下之仁德史書垂青,天下共譽,千古以後,陛下為仁君,美名不失。”

美妙的言詞後面隱藏著陰險的目的,這就是外交!

這是典型的說客言詞,他的意思是要忽必烈退兵塞外,卻給他說得天花亂墜。忽必烈要是真照他的話去做了的話,得到的絕對不會是歷史美名,而是罵名和笑話,後世必然把他當作昏君,無能之輩,僅僅因為一說客之言就退兵。

揚明道長當然知道忽必烈絕對不會因為自己一通言詞就退兵,但這是舌戰,有些廢話,無用之言也可以派上用場,可以讓自己在舌戰中佔得上風,他真的是深曉遊說之道。

忽必烈雄材大略,舉賢任能,他的臣子並非無能之輩,哪有不明白揚明道長話裡玄機的道理,向忽必烈跪下奏道:“啟奏皇上,揚明妖道妖言惑君,意在敗壞我大元朝江山,請皇上處他以極刑。”

敗壞江山,敵國之間互相敗壞,揚明道長做為南宋的使臣,他的目的就是來敗壞蒙古人的江山,難道還會幫助蒙古不成?一語道破真諦,可圈可點之詞!

“眾卿平身!”忽必烈不溫不火地道:“道長此言堪稱妙論,妙論。”邊說邊撫掌,一副很是讚賞之態。

這擺明了是一個美麗的言詞包裹的陷阱,應該直斥其非才是,沒想到忽必烈居然撫掌稱妙,著實有點讓人難以理解,群臣吃驚地看著忽必烈,很是難以相信。

揚明道長卻知道忽必烈這話只不過是個過渡,後面的話才是正題,馬上就要到來,凝神靜聽忽必烈的話語。

果不其然,忽必烈接下來的話是說:“道長此意甚好,的確是息天下刀兵的良策。當今天下所苦者唯大元朝與南朝戰端。若南朝向我朝稱臣納表,則天下刀兵自息,士卒歸家,男耕女織,天下富足,則趙祺先生之德天下共稱,仁過三王,德過五帝。朕有仁慈之心,封趙先生為王,趙先生富貴不失,千秋萬載子孫昌順,不亦美哉!。”

這是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揚明提出息刀兵之策,忽必烈大加發揮,反守為攻,要南宋稱臣納表。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只要稍有頭腦之人都想得到,但是如此一說,忽必烈就不失主動權,在這場舌戰中佔了上風。

揚明道長也不是好惹的,哪會讓忽必烈得意,笑言道:“陛下可知鹿化虎的故事?”

象揚明這種能言善變的人講個故事比喝碗南瓜湯還要簡單,可以說張嘴即來,忽必烈雖然聰明絕頂,又哪裡知道他要說什麼故事,不動聲色地道:“朕願聞其詳。”

揚明道長開始講寓言故事,道:“貧道在山中潛修,一天,貧道看見一隻鹿為獵犬追逐。獵犬兇猛,奔走如飛,鹿卻氣喘噓噓,難以為繼,眼看就要給獵犬追上。就在這時,非常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鹿一下子變成了一頭猛虎,張開血盆大口,對著獵犬就咬了過去。獵犬正在自鳴得意,萬萬想不到會有如此事情,眼見就著就要給猛虎吞噬,貧道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生不死:我是歷史一根刺

冰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