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都風雲(下),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下,道:“這事著實不太好辦。不過,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我在想,即使韃子知道我們來了,他們也不會相信。即使相信了,他們執行起來也不見得很快,只要我們抓住機會以最快的動作發起進攻,勝利的把握很大。”
“理也是這個理。”趙僉話鋒一轉,道:“可是,要是韃子的動作很快的話,我們的危險可就大了。這關係很大,最好是和鄭將軍商量一下。”鄭靜和足智多謀,在這種情況下聽聽他的意見會有很大的好處。
趙良淳沉思著道:“要是鄭將軍能來自然是好,可是他現在不是將軍嘍,成了財主,該叫他鄭財主才對。他們在直沽寨發現了韃子的金庫,現在他坐鎮直沽寨指揮運輸這批黃金,沒法來大都。再說了,和他商量的話,會坐失時機。我的意見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幹他孃的!沒錯,我們這是在火中取栗,很危險,很燙手,但是一旦成功,將是驚天之壯舉!”頓了頓,接著道:“發現現韃子的金庫是意外之財,我們小心行事,一見苗頭不對就撤,無論成功與否,都是賺!”
他的話說得很平淡,但話裡的意思卻是不容置疑,趙僉受到感染,振奮起來了,道:“那我們就幹他孃的。說吧,我做什麼?”
“你的目標,我給你想好了。”趙良淳回答說。
“各部各單位各個兵士都注意了,皇上有旨,馬上回營,不得在街上逗留。超過一炷香時間沒有回營者,斬!”一批批蒙古傳令兵在大都街頭上奔走不停,把忽必烈的旨意傳達下去。南宋軍隊到來的訊息來得太過突兀,不要說蒙古朝臣難以相信了,就是忽必烈都是幾經周折才相信這是真的。
至於普通蒙古士卒和平常一樣,要麼在訓練,要麼上街溜達去了,忽必烈的旨意傳下來也是沒用,好多士卒不在營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五衛禁軍和怯薜兵團的將領只好派傳令兵上街去傳令了。
按理,五衛禁軍和怯薜兵團這兩支蒙古最為精銳的部隊,被譽為蒙古的總預備隊,拱衛著大都,外於高度戒備狀態,只要忽必烈一聲令下,隨時都會投入戰鬥。
理是這個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一支軍隊進入戰備狀態,才會取消休假,才不會有士卒外面。但是,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戰術上來說,南宋都不可能攻擊大都,蒙古人上至忽必烈本人,下對普通士卒都是抱著這種心態,自然是不會處於全面戰備狀態,士卒不在營裡又何足怪?
當然,這兩支部隊中總有一部分是處於全面戰備狀態,不會有士卒休假,那畢竟是一部分,數量不會很多。
從忽必烈幾經周折相信了耶律鑄的話,南宋打過來了,把旨意傳達下去,直到傳令兵走上街頭去傳令,這已經費了很多時間。
再說了,即使把士卒找回去了,要他們相信南宋已經打到大都了還真有點困難,據事後那些士卒回憶說“當時我們接到命令,要我們在大都和南朝軍隊打一仗,我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命令。可是,我們的心裡卻是知道,這根本就不可能。要是說天上會掉下餡餅,還砸進嘴裡,我還相信有可能,要說南朝軍隊打到大都來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直到南朝人的寶刀砍到我們身上,痛苦迫使我們相信這是真實的存在,戰鬥正在發生。可惜,已經晚了!”
士卒回營後還要整頓,準備,部署,這又要花時間。一算下來,時間已經用去了不少。
東漢名將吳漢號稱“朝受命,夕引道”,意思是說早上接到出征的命令,他下午就能出發,這已經為後人很是稱讚,被後人視為楷模。他從接到命令到出發也要花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準備,而蒙古人在這種情況下要花的時間只會比他長,不會比他短。趙良淳考慮的情況與實際情況相差不遠,他們需要的就是這時間差,只要抓住這時間差,一切都會成真。
自從成吉思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