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突破,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程中,她是旭列兀很好的助手,幫旭列兀解決了很多問題,對旭列兀的決策具有很深的影響,特別是在宗教問題上的決策,幾乎是支配性的影響。

脫古思可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基督徒,她所信仰的基督教不是羅馬教庭倡導的基督教,而是東正教徒。羅馬教庭倡導的基督教和東正教都是基督教,是基督教分裂後的兩個分支,但是由於他們各自倡導的教義有區別,相互指責,水火難以相容。

她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每當宿營後,在她的帶領下,蒙古士卒就會支起帳篷教堂,搖響木鈴,召喚教徒前來祈禱。順便說一句:蒙古本是信奉薩滿教,到蒙哥時期,已經有不少蒙古士卒信奉基督教,這和蒙古多元的、開放的宗教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蒙哥在處理宗教問題時就說過一句很富睿智的話:“我們蒙古人相信世上只有一個上帝,主宰所有人的命運,但就象上帝讓人的手生出互不相同的五指一樣,上帝也允許不同地方的人們擁有不同的信仰。”

蒙古第三次西征雖然本意是清除暗殺教團,並沒有打算向西征伐多遠,由於諸多原因促使這次西征差點征服了埃及。

旭列兀在脫古思可敦的影響下,採取了偏向基督徒的宗教政策,對伊斯蘭教進行無情地鎮壓,甚至屠殺,這可以從他在巴格達的所作所為看出。

蒙古人在進入巴格達後,旭列兀一次性赦免基督徒,對於伊斯蘭教徒實施無情地殺戮,伊斯蘭教男子全部給殺死,婦孺給運回蒙古做奴隸。歷時十七天的大屠殺,有八十萬人喪生。要是算上失去家園的人數的話,就有一百二十萬人要麼給殺死,要麼淪為奴隸,要麼背井離鄉。

正是在這種偏向基督徒的宗教政策之下,蒙古這次西征具有極其強烈的宗教色彩,有人戲稱這支蒙古大軍為“蒙古十字軍”。

蒙古人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的儀式基督教色彩極濃,可以說很誇張了,走在頭裡的是基督教將領怯的不花,讓穆斯林教徒氣憤的是,他們把一座清真寺改作教堂,並在裡面慶祝勝利。

有人說蒙古這次西征不得人心,只是一味殺戮,其實這是錯誤的,正是旭列兀這些宗教政策,使得他取得了成功,他在中東極其受歡迎,被視為救世主。進入耶路撒冷那天,基督徒們夾道歡迎,盛況空前。

當旭列兀和脫古思可敦死後,上百萬基督徒哀悼他們,亞美尼亞的史料寫道“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墜落了”。

脫古思可敦以其傑出的軍事才幹,過人的膽識,對基督教的虔誠贏得蒙古士卒的愛戴,聽了她的話,無不是振奮異常,齊聲高喊道:“要!報仇!報仇!”

她演說中提到的艾因賈魯和貝姍是讓蒙古人這次西征蒙羞的兩個地方。

艾因賈魯是怯的不花戰死之處,蒙古第三次西征就是因此戰的失利而宣告終止,才讓埃及倖免於難,為伊斯蘭教保留了最後一塊淨土。

旭列兀一路西進,戰事進展得非常順利,以他手中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征服埃及,正當他準備進軍埃及時,卻傳來了蒙哥戰死的訊息,不得不率領大部分軍隊趕回來。因為當時發生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戰爭,他帶著軍隊趕回來支援忽必烈,留在中東的兵力太少,才有艾因賈魯之戰的失敗。

蒙哥戰死在釣魚城下,是王堅和張珏的傑作。蒙哥之死,對於南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喘息機會,可是南宋並沒有抓住機會,反倒是更弱了。埃及卻因王堅他們的英勇行為而倖存下來了,真是歷史的大笑話!

艾因賈魯之戰失敗後,蒙古軍隊表現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軍隊的最優秀品質,他們並沒有驚慌,更沒有投降,而是撤出戰場,退到貝姍這個地方支起盾牌繼續抵抗。一直打到箭矢用盡,才給馬木留克王朝的蘇丹忽都思全殲。

蒙古軍隊在中東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生不死:我是歷史一根刺

冰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