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沒完沒了的陣地戰,最終導致德國的失敗。
要是說閃電戰思想是那位名聲不太好的元首極力提倡,並最終獲得巨大成功的話,那就很正確了。
閃電戰的精髓用中國話來說就是“速戰速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敵人致命一擊。這在中國古代就有閃擊成功的經典戰例,霍去病兩次出征河西走廊,打垮盤踞在河西走廊上二十四萬匈奴軍隊就是中國古代閃電戰的範例。
當時,霍去病兩次出征,率領的總兵力不到三萬騎,他沒有後方,沒有輜重,沒有補給,更沒有增援部隊,而他的對手卻擁有二十四萬大軍。他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他的軍隊絕不停留,哪怕是一刻鐘也不停留,一路向西衝,深入匈奴國境一千多里後,匈奴人才知道他來了,可是已經晚了,在霍去病連串打擊下,匈奴損失慘重。霍去病這一戰打到現在新疆的羅布泊去了。
所以,閃電戰並不一定就要坦克才能實現,只要運用得當,騎兵也可以實施。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人的努力所證明的那樣,右翼非常迅速出現在了巴黎附近,只是由於小毛奇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錯誤,使得右路軍無力發起進攻。
李雋提出的動用騎兵實施閃電突襲的戰術,得到的並不是歡呼,而是驚訝、驚歎,因為這實在是太大膽,對於古人來說太難以想象的事情,要他們不驚訝驚歎都不行。過了好一陣子,清風子他們才慨然而嘆“真神人也!”
“中原決戰的成敗將由騎兵來決定。”廖勝功非常中肯地點評,道:“因而騎兵的運用就成了關鍵,要考慮到天時地利這些因素。皇上,臣以為,決戰在秋後發起為宜。”
李庭芝思索著道:“秋後決戰,雨水少,地面乾燥,有利於騎兵快速機動。”
“中原之地雖不是江南那樣的水鄉,也有不少河流。要是在夏季決戰的話,騎兵在泥濘中行動,馬匹人員體力消耗非常之大,很不利於決戰。皇上,臣也以為秋後決戰為宜。”張世傑思考了一下,同意秋後決戰。
李雋徵詢眾人的意見,道:“選擇一個好的決戰時機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們有什麼看法,可以說嘛,我們一起來研究。道長,你有什麼高見,請講一講。”
“皇上垂詢,貧道不得不言。皇上,貧道對秋後決戰並無異議。”清風子也同意了。
陳宜中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為秋後決戰不可,決戰應該儘早發起。”
這麼多人都同意了,獨陳宜中持有異議,立時引導起了眾人的興趣,看著他。“哦,陳宜中,你有什麼看法,說出來。”李雋也是來了興趣。
“皇上,秋高草黃之季,正是韃子馬肥之時,韃子的騎兵就可以打硬仗,打惡仗了,所以,臣以為還是決戰早點發起為好。”陳宜中發表他的高見。
他的話立即得到陸秀夫和文天祥的贊同,道:“皇上,陳大人所言有理,還請皇上三思。”
李雋並沒有馬上發表看法,笑道:“這不就很好嘛,有問題就要提出來,我們共同參詳。杜將軍,你給陳宜中解釋一下,為什麼秋後決戰比夏季決戰更好。”
“遵旨。”杜大用解釋道:“陳大人說得有理,秋季韃子是草黃馬肥,韃子的騎兵很能打硬仗,打惡仗。因為,到了秋天,草原上的草枯黃,餵養的戰馬膘肥體壯,衝刺力好,耐力強,能夠滿足長時間戰爭的需要。”
這是共識,在座之人都知道,沒什麼新奇之處,陳宜中點頭道:“皇上,正是從這點考慮,臣才以為不要拖到秋季決戰為好。”
李雋不置可否,要杜大用說下去。
杜大用接著道:“那是在草原上,韃子除了草料以外,沒有其他飼料餵養戰馬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戰馬的餵養的除了草料以外,還有精糧,上等穀子,再喂以雞蛋,戰馬一年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