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九十一章 閃電戰
“皇上,南朝擁有海軍優勢,要是南朝海軍出現在黃河上的話,會對我軍的集結產生很大影響,臣以為我軍應該儘快渡過黃河,在汴京集中。”桑哥不無憂慮地說。
巴布林和貼木兒他們對此也是深表贊同,道:“是啊,皇上。大軍應當一刻也不停地渡過黃河。”
忽必烈看著地圖道:“你們所言很是有理,朕已經下旨徵調民船,大軍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渡過黃河。”頓了頓,道:“為了把各種物資運往中原,朕還下旨在渡口附近修建炮臺,加強守衛。即使南朝的水軍到來,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戰爭的消耗本來就不小,象中原決戰這樣的大戰,消耗就更大了,要是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不能把戰爭物資運到中原的話,後果可以想象得到。
這的確是深謀遠慮之舉,巴布林他們不得不佩服,道:“皇上聖明!”
此時,他們對忽必烈是佩服萬分,然而,時隔不久,他們才知道他們上了一個大當,因為鄭靜和根本就無意於攔截他們渡過黃河。等中原變成一個大囚籠,蒙古軍隊進不得的退不得,等著被圍殲時,他們才明白他們急於渡過黃河,等於是把自己推上絕路。
他們又不得不承認,要是蒙古大軍不渡過黃河,趕赴中原的話,中原一失,南宋的實力就會更加強大,到那時不要說大都能不能保住,就是蒙古大草原能不能保不住都很成問題。正如忽必烈感嘆的那樣:“中原決戰朕犯一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那就是把大量的軍隊投入到中原。可是,要是不投入這麼多軍隊的話,中原會丟掉,大都緊接著就會丟掉,繼而大草原也會丟掉。這就是趙祺高明之處:讓朕不得不自動送上門去。”
李雋一向神奇,他如此說,很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早就成竹在胸了,李雋每次都有驚人之舉,這次必然不會例外,廖勝功他們凝神靜聽。
果然,李雋走到地圖前,用竹節鞭指著地圖,道:“中原地勢平坦,是華夏的腹心之地,多平原,少山地,一馬平川,很適合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機動作戰。所以,中原決戰的重任就要著落在騎兵身上,要由騎兵來完成大縱深迂迴包圍,穿插分割的重任。正是基於此點考慮,朕才決定把除了解將軍和趙僉將軍指揮的玄甲騎兵以外所有的騎兵集中起來,放在中路。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有幾個:一是便於指揮;二是便於集中優勢兵力,給忽必烈以致命的一擊。”
廖勝功讚不絕口,道:“皇上這個主意非常高明。皇上,以臣之見,應該把二十萬騎兵集中起來,組成一個獨立的突擊叢集,等到戰機一成熟,果斷地投入,給韃子實施毀滅性的打擊。”
“廖將軍的主意不錯,貧道也是這樣認為。”清風子不住點頭,道:“不過,集中這麼多的騎兵,打擊的力度固然非常之大,但是,需要廣闊的空間,足夠的地域,這點需要計算進去,其他的部隊,特別是中路軍應該為騎兵的投入創造必要的條件,比如戰機、道路、戰場。”
張世傑沉思著道:“如此規模的騎兵投入是我朝歷史上的第一次,臣很是振奮。由於騎兵的大量投入,步兵這些步種的作用有所降低,但是,臣還是很願意為騎兵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幫助。這點,皇上儘管放心。”
李雋爽朗地笑道:“張將軍真實誠人也!騎兵的投入,你的中路軍的作用將不再是主力,而是輔助力量,你能夠從大局著眼,顧全大局,真國之棟樑。”
“皇上過獎了。”張世傑謙道:“驅逐韃虜,光復河山,張世傑所願也,就是讓臣去死,臣也甘之若飴。”
張世傑的一生是為了光復故國而奔走不息的一生,他的軍事生涯有穩定淮西的輝煌,也有第一次焦山水戰的敗績。無論是勝,還是敗,他光復故國的志向始終未改,這點誰都得承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