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戰伏牛山,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李雋給他們制訂了紀律,要他們遵守,這些紀律主要是不要下山,下山者必然重處。原因非常簡單,山上的條件非常艱苦,難免有人捱不住了,想冒險下山,說不定給蒙古人抓住了,山上的情形就會給蒙古人知曉,那樣的話對李雋極為不利。

為了防止有人逃跑下山,李雋派人守住各處要道,帶頭的都是侍衛,他們不僅軍事素質過硬,還絕對忠誠,非常可靠。不是李雋不相信老百姓,這是實務,不得不防。

狩獵隊的收穫也不小,每天都能打到大量的飛禽走獸,不下四五千斤之多。之所以有如此成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丁大同的經驗豐富,他帶領的狩獵隊都是由有狩獵經驗的人組成,輕車熟路,打獵自然是容易。

另一個原因就是伏牛山的野獸本來就不少,伏牛山海拔高,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個人來到,這裡的野獸根本就沒有和獵人較量過,真的是說得上一個蠢字,遇到經驗豐富的丁大同他們還有不倒黴的道理。

收穫雖然大,但是用度更大,四五千斤根本就不夠萬多人塞牙縫,李雋衡量之後下令,除了老人孩子病人和接受訓練的青壯年,以及要乾重活的人以外,全部定量供應。

為了最好地執行這一措施,李雋以身作則,自己的糧食供應只有定量的一半。有了李雋的榜樣,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只能接受定量這一事實。

許久以後,李雋回憶起這段艱苦的時光,評論道:“正是鄉親們的支援,定量這一措施才得以實施,我們挺過了這段艱苦的時光,為隊伍的壯大作出了貢獻。”

蒙古軍隊的反應也夠快,李雋他們進山不到十天,一支為數三千人的蒙古軍隊就趕到了伏牛山下,準備對伏牛山發起進攻,一舉消滅山上的老百姓。

要不是李雋巧妙運籌,製造假象,把他們迷惑,牽著鼻子向南追的話,他們早就到了,李雋根本就不可能進山。

倫多巴是這支蒙古軍隊的指揮官,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雲纏霧繞的伏牛山,很是不屑地道:“他媽的,南蠻還變兔子了,居然跑到山上去躲起來了。別的不說,老子只要圍住山不攻,他們不是給凍死也會給餓死。”

他說得一點沒錯,現在的情況真的是讓李雋傷透了腦筋,許久以後李雋回憶這段時光說:“我還從來沒有如此傷腦筋過,就是臨安保衛戰,就是最需要銀子的時候我也沒有如此焦慮過。我最擔心的就是蒙古人採取圍困之策,因為冰天雪地的,我們除了打獵,很少能有食物。”

要是倫多巴真的照他自己說的去做,採取圍困之策的話,李雋的麻煩會很大,不過李雋也不會沒有辦法,他已經想到一個應對之策,那就是要是蒙古人真的圍山,無法過下去的話,他就帶領老百姓從伏牛山往西去,因為伏牛山西邊和秦嶺相近,靠近漢中之地。

解晉正在掃蕩漢中,李雋往西肯定會得到他的支援,問題就好辦多了。

倫多巴只不過是說說而已,他並沒有圍山的打算,大嘴裡噴出一口熱氣,冷笑道:“老子可沒有時間跟他們去磨,傳我號令,準備上山。”

要是打都不打就圍山的話,姑且不論他的上司會不會找他的麻煩,會不會罵他個狗血淋頭,亦或是撤他職權,就是他的自尊心都受不了。原因非常之簡單,蒙古軍隊就還沒有遇到過中原老百姓如此大規模反抗蒙古統治的事情。對於倫多巴來說,這些老百姓和兔子差不多,見了他們的影子就會給嚇軟在地上,要他們不進攻都不行。

命令一下去,蒙古軍隊就開始向山上進攻。

伏牛山地勢險要,道路窄小,根本就不適合騎兵進攻,進山沒多久,騎兵就無法行動了。倫多巴下令,要蒙古騎兵下馬,準備棄馬步戰了。以他想來,蒙古軍隊武裝到牙齒,作戰經驗豐富,欺負老百姓的經驗最是豐富,就算沒有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