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破郭侃(上),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雋本人並沒有出現在陣前,史天澤這是激勵軍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胡謅的。

“成吉思汗!”史天澤揮著彎刀,大吼一聲。

跟著他的大吼聲,十萬蒙古軍卒揮著彎刀吶喊起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這個蒙古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他雖逝去數十年,他的影響力仍在,他的名字具有神奇的魅力,蒙古軍卒喊著他的名字,眼裡射出餓狼似的光芒,隨時會把眼前的宋軍撕碎。

與蒙古軍卒的吶喊相比,宋軍陣中卻是鴉雀無聲,柳河子傳令道:“保持安靜,保持安靜。”戰場上,提神的不一定只有吶喊,安靜也有神奇的作用。

史天澤飛馳到火炮邊,下令道:“火炮準備。”軍卒們忙碌起來,把炮彈往炮膛裡裝填。

只要史天澤一聲令下,蒙古火炮就會齊射,宋軍雖是不怕,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傷亡自是不用說,最重要的是對士氣的影響,會大大降低宋軍計程車氣。

自從宋軍和史天澤接戰以來,一直奉行節節抵抗,爭取時間的方針,與蒙古軍隊一邊打一邊撤,由於宋軍排程得法,傷亡不是太大,但是對士氣已經有一定的影響了。自從臨安保衛戰開始,宋軍就是一直採取攻勢,沒有退卻的先例,這次進軍關中實是開了自臨安保衛戰以來的先河,一想起來就讓人受不了,宋軍計程車氣自然是要下降。

柳河子知道又一次考驗的時候到了,下令道:“準備戰鬥。”命令一傳下去,宋軍緊握寶刀,準備和蒙古軍隊大戰一場,出出心中的鳥氣。

大戰一觸即發,就在這時,一騎飛馳而來,正是李雋的侍衛隊長段幹木,飛馬來到柳河子身邊,道:“柳將軍,皇上有旨。”

柳河子馬上就道:“臣在。”

段幹木宣李雋的口諭,道:“柳將軍,馬上撤,儘快與我會合,共破韃虜。”

“遵旨。”柳河子自是明白李雋這個心思縝密之人下令撤,肯定是有萬全之策,什麼話也沒有說,馬上就下令撤退。柳河子率領一隊士卒殿後,宋軍緩緩向西邊撤去。

對於史天澤來說,宋軍與他大戰是最好的結局,他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兵力優勢把宋軍一擊而潰,作為名將的他當然不會讓柳河子從他眼皮底下溜走,馬上率領一萬騎兵從後追去。

史天澤沒有想想,他追擊宋軍好幾天了,都沒有取得象樣的戰果,宋軍和他纏鬥一陣,然後主動撤離。他每次都率軍去追擊,難以在柳河子手下討得便宜。這次也不例外,除了正常的殺傷以外,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戰果。

遠遠望見李雋的儀仗,皇羅傘蓋下李雋騎著白馬正打量著戰場形勢。李雋一直是史天澤狩獵的頭號目標,這些天一直想把李雋擒獲,用了不少辦法,都沒有成功。這且不說,更要命的是,這兩天李雋突然消失了,原先每次接戰都要出現在戰場的李雋不見了,史天澤還以為李雋因為關中形勢不利於宋軍而先行撤退了。那樣的話,對於他來說,就是不幸,沒想到李雋又出現在這裡,真是天大之喜。

史天澤的確有值得高興的理由,只要保持目前的推進速度,不用幾天就可以到達寶雞。到了寶雞,憑著火炮完全可以攻下寶雞。在攻打寶雞之前,他完全可以在寶雞去略陽的路上埋伏一支軍隊,要是李雋想逃往略陽的話,不用說是自投羅網。

擒獲敵國的皇帝,是任何一個軍事統帥追求的無上目標,想到這種美妙的結果,史天澤要不高興都不行。

不過,史天澤現在是有心無膽,因為他發現李雋的身前挖有十幾道戰壕。另外,宋軍的兩翼也有戰壕掩護,很明顯是對付蒙古騎兵的衝鋒。對於戰壕,史天澤是記憶深刻,就是這不起眼的戰壕,把郭侃五十萬大軍埋葬在了江南,使得從來沒有吃過敗仗的郭侃大敗而歸,乍見戰壕,要史天澤不心驚都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