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伏兵四起,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木札禮嚇了一大跳,也暗自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預先留了一手,派人警戒。

木札禮不顧危險,親自爬到山嶺上看個究竟。他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差點把鼻子氣歪了。宋軍的旗幟也有,灶具也有,這點都沒錯,讓他生氣的是這些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的了。他粗略估計了一下,至少有十幾年了。

蒙宋戰爭在四川打了二十年,小股失散的宋軍逃到山裡躲藏起來完全有可能,一點也不用驚奇。明白了此節的木札禮把兩位千夫長訓了一頓,才下令要大軍前進。

經此一事之後,木札禮對兩位千夫長不放心了,決定親自警戒,帶了一個千人隊走在山嶺上。一連兩天都是風平浪靜,一點事也沒有,除了發現不少宋軍不知道多少年前用過的灶具和旗幟帳篷外,什麼也沒有發現。就是山裡的野獸也許聞到了蒙古人的殺氣,都逃得不知蹤影了。

到了第三天出了點事,發現兇宋軍留下的標語,標語寫的是“韃子聽著:劍門關已經被大宋朝光復了。韃子要是膽敢犯我疆土,準叫你有來無回。”

對於劍門關的局勢,木札禮非常清楚,真的是危險,對這一發現驚疑起來,吃不準是真的,還是宋軍故意宣傳,用來迷惑他。正在他疑惑的時候,汪德臣派人送來急信,催他快點趕去劍門關。

對於汪德臣的筆跡,木札禮自然是認得,一眼就看出這是汪德臣的親筆信,答案已經出來了,這是宋軍的宣傳。對於劍門關這樣重要的要衝之地,給宋軍攻打蒙古不派出援軍就不對了,宋軍要派人來搗亂很正常,一點不用驚奇。也由此可見,宋軍雖然算準了蒙古人會派出援軍,就是拿他沒辦法才來虛聲恫嚇。

明白了此節的汪德臣還有什麼顧慮,下令前進。當然,山嶺上仍然要派人留守。宋軍雖然拿他沒有辦法,派點小部隊來搗搗蛋還是沒有問題。比如動員山民們在山上扔點石塊,砸死砸傷幾個之類的事情總是可能的吧。

再嚴重點,組織起山民滾些石頭下來,把他前進的道路塞斷,讓他無法前進,遲滯他的行動。要是這樣的話,攻打劍門關的宋軍就有更加充裕的時間了。

木札禮不愧是名將之才,他的擔心終於應驗了,他們遭到攻擊。攻擊他們的不是宋軍正規軍,嚴格點說根本就不是軍隊,而是附近的山民。這些山民也真是夠刁,這是木札禮的想法,其實應該是說他們的行動富有智慧。

山民躲在暗處,等蒙古軍隊經過,瞅冷子射箭,或是扔出石塊之類的東西。更讓蒙古軍隊難以忍受的是,他們還會挖陷坑,放索套。

陷坑這些事物在戰場上就沒少用,蒙古軍隊經歷得多了,也不以為意,讓他們受不了的是山民的索套。索套本來是用來套野獸,用來對付蒙古軍隊同樣效果不錯,讓他們膽顫心驚。

所謂索套就是在必須落腳的地方挖一個坑,放好繩子,按好機關,一腳踩上去就給繩子套住了,坐起了飛機,來個倒掛金鉤。

這種事情,蒙古軍隊還沒有遇到過,要他們不怕都不成。而秦嶺山脈連綿數百里,山多林密,最適合這種套索,讓警戒的蒙古軍卒吃足了苦頭,不少人有幸親身體驗了這種新式玩法,給倒吊起來。

光給倒吊起來還是小意思,最讓蒙古人難以忍受的是,只要一給吊起來,就會飛來一陣雨點般的箭矢,一個弄不好就會送命。不幸中的萬幸,這些箭矢都是土製的,不是軍隊使用的利箭,要不然的話他們的傷亡會大得多。饒是如此,兩千警戒的蒙古軍卒也是傷亡不少。

更絕的是,這些山民箭法不怎麼樣,十箭難有一箭射中,蒙古軍卒嘲笑他們射箭是在碰狗屎運,能不能射中純粹是講運氣。逃命的功夫倒是一流,每當蒙古軍卒去追他們時,他們跑得比兔子還要快,根本就追不上。一個弄不好,還要中他們的冷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