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淮西混戰,重生之宋武大帝,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打,整個淮西到處都是混戰的軍隊,老百姓自然是幫宋軍了。一來是民族正義感號召老百姓來幫助宋軍;再者蒙古人在淮河流域的暴行激起了老百姓的仇恨,巴不得他們倒黴,想不幫宋軍都不行。
忽必烈雖然下了約束軍隊不得屠殺搶掠,以此來收買民心的嚴旨,對於蒙古軍隊來說,搶掠根深蒂固,哪能在短時間內消除,一有機會就會幹些讓老百姓切齒的事情,宋軍向他們開戰,老百姓自然是開心了。
宋軍本來就善長各自為戰,和怯薛兵團與三衛軍打起來一點不落下風,再得到老百姓的幫助,如虎添翼,哪裡有蒙古軍隊,哪裡就有老百姓帶著宋軍來追殺。一時間,忽必烈手中的兩支王牌軍隊好象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想不敗都不行了。
混戰的訊息傳到李庭芝,張世傑耳裡,兩人都是苦笑,兩人打了一輩子的仗,就沒有打過這種沒有建制的混戰,就是當日焦山水戰張世傑慘敗,最後還是有組織地撤退,也沒有這麼混亂過。
兩人稍一商量,把情況相互參詳一番,決定來個渾水摸魚,亂中求勝,利用蒙古騎兵在混戰中不能集中,不能進行大規模集體衝鋒,無法發揮戰術特長的良機好好打他個大勝仗,即使不能全殲怯薛兵團和三衛禁軍,也要重創他。於是,兩人下令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取得老百姓的支援,放開手腳,打他個天翻地覆。
這一命令和當年淮海戰役時前委下達的不怕打亂建制的命令有異曲同工之妙,解放軍在這場混戰中取得了不小的戰果。而宋軍得到這一命令,不折不扣地執行了這一命令,狠狠地打擊蒙古軍隊。
當博羅歡接到這訊息時,他立時傻眼了,他雖是一員良將,身經百戰,也是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混戰。完全沒有章法,沒有建制,沒有指揮的戰鬥一百年也不知道能發生幾次,他自然是沒有經歷過。好在他的軍事才幹不凡,稍一權衡之後,立即下令所有的蒙古軍隊歸建,向安慶靠攏。他的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重新收攏軍隊,以安慶城為依託,阻擊李庭芝和張世傑。
博羅歡是一員良將,他非常清楚李庭芝和張世傑的意圖,兩人是想攻佔安慶城,然後在附近蒐集船隻渡過長江趕去江南。此時的江南,郭侃一支孤軍給團團圍住,雖然形勢兇險,也沒有馬上覆滅的危險,因為李雋的總兵力不足,很難在短時間內吃掉他,要是李庭芝和張世傑趕到江南的話,李雋馬上就會多出幾十萬兵力,總兵力佔了優勢的李雋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向郭侃發起猛攻。
現在殲滅郭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李雋來說這是境內作戰,損壞的任務東西哪怕是一個罈子,一個罐子都是老百姓的財產,曠日持久的境內大戰損壞的東西很多,不利於恢復生產,戰後重建。目前的情況下,蒙古人依然很強盛,要是境內作戰時間長了,大片農田荒蕪,老百姓逃難在外,即使勝了,代價也會很大,說不定會從此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這些都不是博羅歡最擔心的,他最擔心的是郭侃帶了二十五萬騎兵到江南,要是戰事在短時間內結束,這些戰馬不要說全部,也不要說大部分,只要有一部分落在李雋手裡,其後果是非常的可怕,可以說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會在一夜之間誕生。
宋軍現在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每個兵種都在擴大規模,唯獨騎兵的規模因為馬匹不足無法擴大,這批戰馬要是落到李雋手裡,他肯定會拿來組建新的騎兵部隊,對於這點,沒有人會懷疑。可以肯定地說,要不了多久,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就會出現在宋軍裡,宋軍的實力就會獲得一個質的飛躍。
所以,對於蒙古人來說,最好是拖下去,即使救不出郭侃,讓他把戰馬全部宰殺吃光,那也比落到李雋手裡好上百倍。作為一員良將,具有全域性眼光的將領,博羅歡深知其中的厲害,才有守住安慶,不要李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