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多爾袞的堅持,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寂寞劍客,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真如侯方域所言,漢族地主縉紳得罪了又如何?

這些人不過就是一群綿羊而已,就殺了吃肉又能怎樣?

“狗奴才。”多爾袞笑著踹了侯方域一腳,又罵了一句,“鬼點子還不少。”

侯方域便立刻一臉諂媚的笑道:“奴的鬼點子是多,可也只會為了主子您、為了大清朝而貢獻鬼點子,旁的時候奴才不過就是個白痴。”

多爾袞笑了笑,又吩咐曹爾玉:“立刻召祁充格、剛林、索尼等人來議政。”

似洪承疇、范文程、寧完我以及侯方域等幕僚僅僅只能提供建議,可是真到做決策的時候,多爾袞還是得跟祁充格、剛林以及索尼等軍機大臣商議。

次日一早,軍機房就下了一道詔令,令各省督撫篩選漢民並抬旗。

多爾袞還是有點手段的,沒有想著一步到位,而是分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篩選出五十萬戶漢民進行抬旗,籍此穩定地方形勢,使得京畿、河北、山西以及山東諸省的百姓歸心。

第二階段,才是將剩下的百多萬戶遷往京畿。

所以第一道詔令頒行後,除了那些坐擁大量耕地的地主縉紳之外,名下耕地不多的地主縉紳甚至還對清廷感恩戴德,以張縉彥為首的河北縉紳甚至於還弄了一封萬言書,公然要給多爾袞上帝號,將皇父攝政王改為皇帝。

坐擁萬頃良田的大地主大縉紳當然不高興。

但是沒用,刀把子握在建奴手裡,你能怎樣?

相比地主縉紳,北方百姓的感激就更加樸實。

抬旗並免稅的漢民百姓爭相給多爾袞立生祠。

然後逃亡到南方的現象也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故土難離,如果能活得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

如此一來,建奴治下數省的治安形勢得到極大好轉。

半個月後,清廷緊接著又頒行了第二道詔令——遷徙。

而且多爾袞還留了一個心眼,沒有直接說要把遷徙到京畿的漢民百姓分給滿人做包衣奴才,而只是說京畿空虛,需要遷徙北方數省百姓充實京畿,而且還騙百姓說,只要到了京畿就能每丁給耕地五十畝。

因為有了抬旗分地的五十萬戶的範例在前,而且清廷還下發了搬家口糧,所以北方數省剩下的一百多萬戶漢民便很高興的踏上了遷徙京畿的旅途。

到了這會,北方數省的地主縉紳終於意識到了不對勁。

經歷多年戰亂之後,北方數省原本就只剩下150多萬戶。

現在50萬戶已經劃入八旗漢軍,成了旗人,剩下100多萬戶又被清廷強行遷往京畿安置,這樣一來,就再沒有佃農給地主縉紳種地了,就再沒人給地主縉紳盤剝,今後他們吃誰去?今後就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種地,這怎麼行?

此詔一下,建奴治下數省頓時之間激起軒然大波,朝中之漢臣議論紛紛,地方上的縉紳更是痛心疾首,如喪考妣。

對於這些地主縉紳來說,真的是好日子到頭了啊。

於是以張縉彥為首的縉紳代表又上了一道萬言書,聲稱這一舉措會動搖大清國本,讓多爾袞無論如何也要收回成命。

洪承疇、范文程和寧完我也力勸多爾袞收回成命。

因為洪承疇他們看出來,多爾袞在聽取他們意見,對八旗制度做了重大改革之後,卻並沒有繼續沿著他們劃出的道路走下去,而是原地掉頭,一下退回到老汗的八旗漁獵制,多爾袞分明是要將北方數省打造成一個放大版的後金汗國。

這與洪承疇他們理想中的“國度”可相差太遠了。

然而多爾袞卻根本不聽,他是很重視洪承疇他們的意見,但是絕不輕信,在多爾袞的內心還是有著他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甜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