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令人驚歎的王文俠傳,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邵大亨都皺眉嘆息道,“沒想到啊沒想到,6月份我們還說替王生賀80大壽,他嫌麻煩直接說80不做,90在做……”

“最好等到97做壽。”

“8月份他還帶隊在內地西北諸省考察,希望能發揮一定作用幫那些地方推動發展……”

“怎麼就癌症了……”

大前天晚上麥璫雄拿出劇本構思,趙東淮就想聯絡邵奕夫前去拜訪,不過跟著就得知,老王生住院了,肝癌。

他8月份在內地西北奔波20多天,9月回港暫停幾天,就飛去上滬搞教育基金的事,在超級大老的接待晚宴上身體不適,一查,確診肝癌晚期。

然後被送來京城醫治,一直持續到現在,情況並不好。

趙東淮等人趕來拜訪的時候,老先生狀態??

癌症晚期懂得都懂,更何況80歲高齡?

拜訪中,對於趙東淮想拍對方的傳記電影一事,老先生直接尷尬的擺手,各種不想,還是邵奕夫說了不少好話,他才勉強同意了。

當然,邵奕夫其實沒那麼大面子,是老先生尷尬歸尷尬,覺得拍他的傳記太飄了,可趙東淮本身面子真的不小,對王生那樣的人,是超級欣賞趙生這種同類的。

不過他依舊不想讓電影用(王寬城傳)的本名,而是用他曾經的化名別名(王文俠)來命名。

化名或者筆名這種事,民國那個年代可是遍地都是。

按籍貫算,王寬城和邵奕夫都是浙省寧市人,但是在港地位,1945年王生就在港島叱吒風雲、入股滙豐了,邵奕夫都算是來港的後輩了,邵氏影業在港的初期發展,都是邵奕夫二哥帶出來的。

皺眉感慨幾句,邵奕夫擦著眼鏡片道,“其實我當初想去內地建學校,還是學的王生,他50年代向內地捐飛機捐物資,搶先認購公債等等,60年代回內地捐學校……”

“不過60年代的學校並沒有用他的名字,去年才建成了一棟寬城樓,而不是像我這樣,直接上奕夫樓。”

趙東淮也有點感慨,一時間,他只能盯著麥璫雄,“老先生的事蹟越瞭解越讓人尊敬,電影你好好拍,不怕資金不足……”

“若是戰爭戲需要大場面,咱們可以在內地取景的。”

在這個時代,要想拍大場面,還真是內地有最強最好的選擇。

抗戰之前王生是在浙省和上滬發展,小學畢業開始當學徒,靠精明才幹一路發展成大型麵粉廠採購主任、公司經理類比ceo,不斷帶公司開分廠,備受麵粉廠大老闆器重信任。

正經的麵粉廠之外,開貿易公司經營罐頭食品、呢絨、木材等生意,搞地產、輪船、鍾廠。

從抗戰爆發就搶先認購公債,再到50年代搶購公債等等。

上滬淪陷後轉移山城、港島發展,一直是走的堂堂正正,和上滬三大亨那種靠鴉片發家的,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這樣的傳奇大亨,別說(歲月風雲上滬皇帝)(跛豪)(雷洛)和他差了十萬八千里,(葉問)之類傳記電影,也沒得比啊。

黃飛鴻那個不一樣,徐珂版的黃飛鴻系列的確是性質不一樣。

麥璫雄激動的點頭,“我一定拍好這部(王文俠傳),只要演員演技跟得上,劇本原型都精彩的令人瞠目結舌,我感覺,一部王文俠也可以擴充成上下兩集模式了?”

趙生髮了話,根本不在意劇組資金問題,只要用心拍、拍好片就行。

那不管是王生崛起爆發的兩次港幣戰爭可以拍好,王生從小學畢業後加入紙廠、麵粉廠當學徒,一步步崛起當主任、經理ceo再到實業上大爆發的早年人生,也可以拍的多一些啊。

寧市、上滬發展、山城、港島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一人縱橫

姒洛天

陪你度過年少歲月

青瓷小喵

恕不從夫,王妃狠角色

七月夏

修真至尊在都市

沐辰

小人物2018

看盡長安花

妻子的秘密

開水養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