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令人驚歎的王文俠傳,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打算在未來規劃好的東涌社群生活,主要是瞄準了萬家和百家姓分店。”
十幾個村落,再怎麼少,至少也有三四千人的人口規模,不過這點人口,要是上班打工,別說百家姓和萬家能吸納,其他主題公園當員工、酒店、飯店什麼的,全吸收也不叫大事。
也別說東涌一帶了,等這裡發展的越來越繁榮,那臨近的大澳、梅窩、大嶼南各地,也會有不少人選擇離開港九,來東涌發展。
大澳、梅窩、大嶼南加起來也有30多個村落的,這也都是大嶼山島上的地區。
………………
一個多小時後。
趙氏金融大廈,趙東淮才走進一樓大廳,就見坐在會客區的麥璫雄、黎大為一起走了過來,隔著遠遠的就笑著問好。
趙東淮讓阿敏先讓樓,笑道,“怎麼,阿雄你這是有新專案了?”
去年拍完(跛豪)之後,票房大爆炸,還吸引的項家的永盛開始籌拍(五億探長雷洛傳),這階段的阿雄再也不是拍完(省港旗兵1)之後的撲街樣了。
讓無數影視演員對他籌備的專案避之如虎,甚至恨不得躲在路上套阿雄麻袋暴打他了。
麥璫雄在這話下,立刻點頭,“是這樣的,趙生,永盛前陣子想找我執導,拍幫派片,但我總覺得一直拍那個沒意思,就想自己攢個好點子。”
“想到現在點子有了,還是傳記片,我覺得挺有搞頭,就是……”
“就是我都沒資格拜會那位傳記片的原型大亨,想請示下趙生,看有沒有門路?”
趙東淮驚訝道,“誰?”
麥璫雄從隨身公文包裡拿出了一個劇本雙手遞來,趙東淮接下一看,“王寬城傳”,他還真沒印象……
片刻後等坐在大辦公室裡,他翻閱起了劇本,一路看下去,這還真是讓趙東淮都眼界大開,他穿越前對王寬城這個名字沒印象。
也不知道對方有什麼事蹟。
但此刻看了劇本,才清楚這是一位多麼牛牛的大拿,王生生於1907,今年1986虛歲80了。
早年在浙省和上滬發展,屬於和邵奕夫同輩。
他商業上最出彩的戰績之一,抗戰時港島淪陷,島國軍方宣佈廢棄港幣,推行島國鬼的軍票,當時全港基本都是視港幣如廢紙,王生卻看好抗戰前景,覺得一定會勝利。
絕大部分人對廢棄的港幣無人問津時,他則是在大肆收購港幣。
抗戰勝利,英倫重新接管港島,庫存的港幣不夠用,宣佈淪陷期的港幣依舊可以流通使用,這位王生直接拿著數億港幣,崛起了,直接入局滙豐成為了董事之一。
當時滙豐都沒王生錢多,你想印錢也要等著新機器和各種材料運來再說,畢竟多年戰爭後,被破壞的可不只是港島一地。
那個時代的英倫也是遍地廢墟。
1945年的數億港幣,這比20年後的五億探長雷洛牛牛太多了。
而1945年王寬城才38歲,稱得上年富力強。
這位王生的商戰第二戰是,彎勢力全面從內地潰敗逃亡,港島人心浮動,港幣大幅度貶值,他再次瘋狂抄底,爆賺。
50年代前後,海量如杜月笙那類大亨從內地跑路來港,王生是率先在全港拿地蓋高樓大廈建築群的。
為海量內地跑來的資本、大地主階層提供住所再次暴富。
至於這樣的王生,為什麼在後世宣告有點不顯?那是因為他一直的愛國義舉,在不同階段會受到打壓,比如50年代半島戰爭期間,無數人都知道霍生出了大力。
王生也沒閒著,捐飛機捐物資,帶動更多富豪響應。
從五十年代到現在,向內地捐獻的各種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