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搶購葫蘆娃系列動畫片,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內地收購天然葫蘆,選優秀的印刷上一個個圖桉,拿來售賣。

還是人工製造,工業化製作葫蘆玩具,都要搞起來。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一個是女人的各種所需,另外就是兒童嘛,反倒是成年男人……有錢的自然無所謂,普羅大眾男人錢很不好賺的。

拋開Sp行業,消費市場正常男青年的市場價值很低。

這是一個佈局,等特效工業徹底發展起來,那葫蘆娃系列可不可以像是【變形金剛】那樣,拍真人大科幻版??

變形金剛也是玩具、動畫、漫畫、電影等一系列集體發展的。

1983年孩之寶公司發現了島國玩具商推出的變形機器人玩具,從而買版權,延伸創意搞出來變形汽車人、霸天虎的玩具,再步入漫畫、動畫市場,20年後養出來真人版科幻大電影,席捲全球。

內地的葫蘆娃系列也不差嘛。

很有搞頭。

在他話語下,老李直接噴了,“500萬人民幣搞動畫片?多少部?”

趙東淮倒是能理解對方的感受,不過他也懶得解釋,“你別管那麼多,就說,我聽說那邊有個胡導想以民間傳說十兄弟故事為藍本,創作動畫片,似乎前幾集分鏡頭劇本都有了,評價不錯?”

“這想法很棒,我想買了,500萬買20或30集,以及要所有相關版權。”

“十來分鐘一集,第一部至少要20集或30集!500萬人民幣若是不夠,那就加錢。”

誇張麼?原版葫蘆兄弟第一部,13集,每集10分鐘出頭,從分鏡頭到最終出產,足足讓上美電影廠耗時兩三年,每整合本5萬出頭,差不多花了六十多萬人民幣。

這是剪紙動畫片。

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裡,後者成本低。

而葫蘆兄弟本身,就是上美電影廠取材民間傳說十兄弟,整出來的,預算太低,沒錢,十兄弟砍成了七個葫蘆娃。

因為沒錢,各種設想中仙俠場景,華麗打鬥等等,變成了山洞、石頭,以及普通的蛇精和蠍子精。

沒錢,各種連續故事被砍成了13集的葫蘆娃,續作吧……對比原作質量也是逐步下滑的。

葫蘆娃系列動畫片,就是和86版西遊記電視劇一樣,沒錢才精品集數少。

買賣廢紙賺來的人民幣,對於西遊記、紅樓夢太綽綽有餘花不完,砸個五百萬玩升級版葫蘆娃,搭配葫蘆娃系列玩具,以及未來真人版大科幻電影,才是王道。

五百萬不夠就加錢,一千萬也不算什麼。

其實五百萬也很豐厚了,要知道原作60多萬拍13集,兩三年時間還有各種貨幣貶值問題,匯率變動問題。

就1985年,物價上漲是百分之八點八,86年是漲6%,87年百分之七點多……

你現在1984年一次砸過去500萬,勐一看對比60多萬還不到10倍,可算上各種場外因素,就是十幾倍了。

真給一千萬那是二三十倍原作成本。

缺錢成那樣,葫蘆兄弟都能淹沒80後和90後的童年記憶,你給夠了錢,還怕沒影響力??

曾經內地的動畫片領域,也是領先亞洲,神筆馬良、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哪個不是經典的不能再經典?

砸夠錢,也不要什麼粵語版了,就天天在亞視播放普通話版,讓港島孩童少年從動畫片開始學普通話。

老李無言以對,出去做事了。

他覺得趙總壕無人性,太兇殘了,可是想想趙生搞一個流星花園劇本,就搞個劇本掛名監製而已,吸引來的各種大牌怒砸幾千萬廣告費,超大量頂流品牌貨物免費用。

那似乎砸錢拍動畫片,也就小事一樁,土豪的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陸雲葉傾城

蘇生奈何

小妻乖巧軟糯,大叔夜夜輕哄

筆火

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

鬼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