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徐珂要提前搞倩女幽魂,港娛的人生模擬器,曾經擁有的方向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它上映彎彎院線也不存在難度。
李國興和彎院線也只是想輕微熬一熬,吊吊影迷胃口,等北美戰績越來越強時,再強勢推出。
趙東淮大笑,“合作愉快!”
各種劉秀鞋在港島,他賣一雙平均交稅後利潤350元,賣給外埠可以讓利150至200元之間。
黃總砍價是正常的。
那這100萬雙,一雙賺150港幣,就是一億五港幣利潤。
不讓利也沒辦法,港島他從過關後運輸、庫存、最終零售端都捏在自己手裡,這賺的自然最多,外埠只能走李國興銷售健力寶、紅綠茶的方式。
談好了總價格進貨數量,黃總才一邊談具體都要哪些明星的剪影款,一邊吐槽,“瑪的,彎那邊鞋業競爭真的太激烈了,我原本也是搞製鞋的,接手家裡的生意,算是鞋業小開,也算本土的老牌子。”
“還是被那些傢伙給乾的轉手了。”
“寶成、豐泰、宏福等五巨頭,這些年瘋狂擴張擠壓,利用代工機會,不知道擠死了多少本土品牌。”
“趙生,我真希望您幫我以前的鞋廠報一下大仇,我雖然兩年前就退出鞋業了,但一二十年的老關係,銷售渠道都還有聯絡,這次我也是砸鍋賣鐵抵押房產搞銷路了。”
“貨帶回去,就是一級級經銷商分潤利益,在等著電影發威了!”
趙東淮失笑,歐美品牌搞死的一個個民族企業,品牌類,還真是從衣食住行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啊。
老黃都曾經是彎彎品牌鞋廠小開?
“多謝黃總吉言,希望我們聯手能打出一片新市場!”
互惠互利的事,像黃總這樣的人,他當然希望越多越好啊,一個彎彎能帶走100萬雙,讓他賺了一億五千萬港幣,那星馬泰、島國南韓,一樣是這次品牌崛起輻射的範圍啊。
只不過還要等著類似黃總的經銷商一個個跑來。
而內地一雙鞋也能拿到幾十港幣,100萬雙……幾千萬港幣啊。
當然,鞋廠就不是佛山了,而是在主廠在羊城,分廠在鵬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