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羔羊的吶喊(二十五)
遇牧燒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羔羊的吶喊(二十五),在美漫當心靈導師的日子,遇牧燒繩,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誰?我所認為的這個世界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以及,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問題,從父母那裡是得不到答桉的,父母只會說,你是個孩子,只會告訴你,他們認為的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於是,孩子們便開始探索,不再毫無保留的接受父母灌輸給他們的資訊,開始嘗試用自己的眼光去評判事物,認識這個世界。”
“可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不能困於父母的判斷,父母的權威侵佔了他們人格成長的空間,在建立自我意識的時候,他們必須刪除掉一些父母灌輸給他們的觀念,才能有空地擺放自己的觀念。”
“可要突破父母的觀念,首先便要反抗權威,於是,孩子便開始試探,用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抗父母的行為,來嘗試突破他人思維的桎梏,建立自己的人格。”
“這就是為何叛逆期的孩子總是顯得反覆無常、無比暴躁,莫名其妙,而且尤其喜歡和父母對著幹。”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們迫切的想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想要證明自己對任何事物都有獨特的看法,證明自己的人格完整又獨立。”
“但是這個年齡段當中,絕大多數的孩子沒辦法脫離父母生存,父母也不認為他們是獨立的,所以就會導致非常尖銳的家庭矛盾。”
“孩子覺得父母壓迫他們,不想讓他們有完整的人格,覺得父母的觀點老舊過時,還想給他們洗腦。”
“父母覺得孩子無理取鬧、忘恩負義,是個無情無義的白眼狼。”
布魯斯有些愣愣的聽著傑森的分析,他好像聽出了傑森的這套分析來自於誰,字裡行間的每一次停頓,他都非常熟悉。
於是,布魯斯忘記了自己面前的是傑森,是自己的孩子,而非老師,只是本能的問:
“那要怎麼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