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楚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朝覆滅,蕭衣卿率眾北逃大漠,初附拓延氏——拓延氏對中原士族戒備極深,族中有人建議殺光北逃士族男丁,僅留婦孺,蕭衣卿與我察覺拓延氏的意圖之後,逃亡求救於烏素氏。烏素氏宗王起初對我們的求救置之不理,甚至還將我們捆綁起來,要交還給拓延氏。其時宗子烏素大石接過押送我們去拓延氏的差事,途中蕭衣卿說服烏素大石集結族兵突襲拓延氏。烏素氏於此一戰,不僅吞併拓延氏,開始統治大漠的征途,蕭衣卿與烏素大石兩人也成莫逆之交。國主年老昏聵,也是蕭衣卿勸烏素大石專事南院以避猜忌,並以南院征討天下,烏素大石也是事事皆聽計於蕭衣卿,時常秉燭夜談、抵足而眠……我奉烏素大石的命令,潛入晉地,創辦灌江樓,拉攏王元逵等人,也是蕭衣卿的策謀……”

蒙兀人早年除了趁梁晉相爭時,趁機奪下燕雲諸州外,一直到河朔驚變,前後有十多年都專注征討遼東——即便河朔驚變之後,蒙兀鐵騎震驚天下,但蕭衣卿當年率北逃士族投附蒙兀的事情,也沒有多少人知曉。

荒涼、寒冷的大漠,隔絕了資訊的傳播。

蕭衣卿為烏素大石殉死,寧死也不降大梁,王景榮卻沒有這個骨氣,在大梁兵馬突殺進殘營後,就束手就擒,選擇成為大梁的階下囚。

孔熙榮、李秀、韓東虎他們都對北逃士族早年投附蒙兀的事情頗感興趣,特地讓人將王景榮帶到大帳裡,聽他說一說當年的舊事,卻沒想到蕭衣卿與烏素大石二人,還有這麼多的舊事不見外界傳聞。

於澤州誘殲蒙軍主力的作戰計劃,在樊川河一役之後,就徹底成形,而在澤州成功全殲蒙軍主力之後,接下來的戰事安排,參謀府也早就有初步的安排跟打算。

除十萬老弱婦孺外,蒙軍將有十四萬兵馬或斃或俘,可以說意味著蒙兀南院軍事主力被徹底摧毀。

目前蒙兀南院在燕雲、河朔還有數萬守軍,但都是二三流的守禦兵馬,還以漢軍及歸附軍為主,沒有多少戰鬥力;其潞州、壺關還有一萬兵力,也無法抵達擋太嶽行營軍的北上。

在這次戰役之中,太嶽行營軍承擔最為艱難、兇險的關門攔截重任,傷亡也相當慘重,後續作戰任務,是收復潞州及北部的儀州之後,就地修整到明年春暮,然後透過井陘,出兵進入河朔北部的恆州、定州,揭起收復河朔的戰事。

到時候太嶽行營軍,將改為河朔行營軍,也會置河朔行省,並會繼續往北收復燕山南北以及遼東的疆域;到時候李秀將出任河朔經略副使、河朔行營軍都統制,但誰來出任河朔經略使、按察使,這時候還在討論。

此時蒙兀在太原府還有兩萬守軍,則將由溫博率領駐守平陽府的河東行營軍,沿汾水河北上負責殲滅;而在收復太原之後,河東行省的首府將遷到太原,並繼續往北用兵,收復忻、雲、朔、蔚諸州。

後續河東行營軍與馮宣率領的雍州行營軍,還將承擔起深入大漠進剿蒙兀北院軍事勢力的重任。

而第一、第二中央行營軍這一次順利收復晉南的軍事任務之後,年後就將揮師南下,與河淮行營軍,一起承擔起收復河淮的軍事作戰任務。

即便蒙兀南院勢力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但燕山南北以及大漠深處的形勢還相當複雜,在繼續往北用兵之前,對北逃士族、燕雲漢民及地方勢力的情況,實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像王景榮這樣的俘虜,自然要用好。

這也關乎到後續對北地的統治。

太和八年元月初三,在得到捷傳之後,韓謙的詔函便傳入高平城。

韓謙要孔熙榮將烏素大石、蕭衣卿、蕭思慶、烏素宗倍等人的屍首,尋棺木運往洛陽安葬,王景榮、那赫顏真等俘將戰犯,也一併押往洛陽受審。

對總計高達十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到反派懷裡撒個嬌

月半貓貓

大佬的復甦之路

想養兩隻貓

四野盲盲

佛階

我只想要MVP

之越

《清晨微光》終

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