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鏊戰,楚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的主河道東岸,往西延伸到浮槎山崎嶇的山嶺之中。

這道矮柵牆除了能限制敵騎快速滲透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汛季時,能將浮槎山以及北部低山丘嶺間的洶湧來水,都約束在石泉溪河道之中,不至於使得柘皋河以南、巢湖以東、青蒼山以北的這一湖灣地區洪水氾濫,從而變得利於耕種。

除了夾於柘皋河與青蒼山的湖灣地區能進行大規模的屯墾外,濡須山與青蒼山之間的臨湖低窪地帶,只要能夠花費大力氣修築圩堤,能屯墾的新田也將高達十數萬畝之多。

這兩個區域的屯墾,修築圩堤的壓力在瀕臨巢湖的一側,但前後加起來僅需要修築十里長的大堤,要比沿江修築兩百餘里的遙堤,難度要小多了。

是的,早前的江堤修築計劃是一百餘里,但那是從武壽河口算起的。

現在將武壽河到裕溪河的灘地都要計算在內,沿江遙堤的修築規模就直接加大了一倍還多。

而這個春季,就要對棠邑兵的將卒眷屬進行授田。

在浮槎山西麓駐營形成穩固的防線後,在巢湖東岸屯墾,並將歷陽城周邊的田地拿出來進行分配,才是更現實的方案,而到秋季棠邑便能直接有新的收成,能極大減輕賑濟上的壓力。

韓道昌已經看到韓謙所擬的棠邑兵募卒及撫卹草案。

所有應募入伍的棠邑兵將卒,其眷屬視田地好差,皆授十到十五畝的口糧田,有斬級之功、重殘及戰歿的將卒,再加授十到十五畝的口糧田。

韓謙並不希望棠邑兵的功勳將卒轉變成新的地主,直接的田地賞授以三十畝良田為上限。

應募將卒的兵役以三年為限,除開口糧田外,兵餉每月合糧谷一石,所有的兵甲、馬匹乃鞋服等生活必需品,皆由營中給授。

三年役滿後,退入預備營,五年期間內,每年需要接受三個月的備戰,備戰期兵餉照正卒授給,其他時間減半授給。

五年預備期過後,除了戰時需要接受徵召外,平時自謀職業,但軍營會再減半發給貼補,直至終身……

這是韓謙早就有敘州推行的募兵制,韓謙雖然年前從敘州抽調兩千精銳,但有一批退入預備役的老卒,目前敘州的州兵規模已經恢復到三千人規模。

新一批的武官、胥吏以及一千名戰卒精銳,正從敘州趕赴增援棠邑的途中。

當然,在看過韓謙這份方案後,韓道昌到現在心情還沒有辦法平靜下來。

這份方案太耗錢糧了。

大楚目前正結合部兵制推行軍府制,目前差不多已經在禁軍、侍衛親軍體系全面實施。

軍府之兵戶,除了最初得授一部分田地耕種外,往後世代都需為兵戶,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不能中斷,除了獲得軍功脫籍外,要不然都沒有資格選任官吏。

而除了戰功賞賜外,兵戶編入營伍防禦征戰,平時不僅沒有額外的兵餉,還要自備兵甲刀弓,甚至每十到十五戶都還承擔一匹戰馬或其他軍畜的養護,負擔極重。

軍府兵戶除了能比流民稍稍安穩一些外,實際承受了極大的壓迫跟剝削,但這種制度極大保證中樞有充足的精銳兵源外,也無需承受多重的財政負擔。

而要是照韓謙草擬的方案,棠邑兵每一名正卒的軍費開支,將是禁軍及侍衛親軍正卒的兩到三倍。

韓道昌雖然從政的時間不長,對軍政事務不甚瞭解,但他長期負責韓氏族產的經營,這裡面的帳他還是算得過來的,心裡暗歎,韓謙要在棠邑維持兩萬人規模的兵馬編制,哪裡是投一百萬緡錢糧就夠的?

每年投入一百萬緡錢糧,也未必夠啊!

除此之外,韓謙還要韓道銘、韓道昌在朝堂之中為左廣德軍舊部爭取一項特權,就是所有參與過金陵戰事的左廣德軍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零年代:萌媳寵上天

錦鯉鯉

別人家的女朋友

檸檬阿玉

攻略,美少年夢工場!

黑白喵

[快穿]他是病嬌

糙南瓜

【帝墟】

一條筆

修仙大佬穿成真千金

清風雨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