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嶽東大營,楚臣,更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進入沅江,只能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他首先得搞明白此時大帳內每一個能在這事說得上話的人的具體想法跟顧忌,才能讓別人相信如此用兵的必要性。
此時在嶽東西山大營集結的五萬戰兵,其中兩萬乃龍雀軍將卒,一萬五千餘乃是樓船軍水師,其他一萬五千餘乃是從鄂州、黃州、江州等地徵發的州營鄉兵。
這裡面真正的精銳戰力,除了樓船軍水師外,也就是龍雀軍的兵馬了。
龍雀軍最初時編一萬兩千餘兵戶,荊襄戰事後收編山寨勢力,加上從江鄂等地遷入的兵戶,總計也就兩萬餘兵戶、三萬丁壯,這是淅川血戰拼殺出來的戰果。
這一次龍雀軍從軍府兵戶三丁抽二,編成兩萬精銳出戰。
即便軍府實行的是部兵制,如此用兵也可以說是極限了,甚至已經嚴重影響到今年的軍府耕種。
這一仗,對大楚而言,慘勝便是贏,但對郡王府而言,慘勝便是大挫,在接下來的爭嫡還將橫生不知道多少枝節出來。
軍中禁酒,今日為迎韓謙破了一個例,但大家生怕誤事,也都只敢喝得微醺便酒終宴禁。
其他人告退,楊元溥留韓謙在大帳裡繼續說話。
“大哥主張用率部去跟武陵會合,但其他人都說太過冒險,我也為這事發愁,韓師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你要覺得大哥主張可行,我便不管其他人怎麼去想。”楊元溥頗為興奮的說道。
“為將者,有十人之將,有百人之將,有千人之將,御下之法就各有不同,而殿下此時為一軍之帥,他日更要統御萬民,則更有講究,”
韓謙耐著性子跟三皇子說道,
“我這次過來,一是與殿下相別這麼久,也渴望見殿下一面,二是對接下來的仗要怎麼打,我暫時還沒有確定,總是要先跟殿下、跟沈漾先生、楊侯爺、李侯爺他們談過,知道各人心裡在想什麼,才能給殿下進一步的建議。”
“啊,我還以為韓師心有定策呢。”楊元溥說道。
見楊元溥難免有少年人的急切,韓謙感受反倒更好一些,笑道:“有時候再高明的計謀,不顧眾人反對而硬上,更有可能因為人心不齊,意志不堅,而出致命的紕漏。跟淅川背水一戰不同,這次即便要用險計,還是要說服大家齊心協力才行,要不然寧可放棄。而殿下也不宜過早將內心的想法暴露出來,那樣的話,有人會屈從殿下你的意志,則不敢直抒己見,殿下就未必能掌握更多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衡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