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刀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秋水微瀾,漢末亂雲飛,佩刀熊貓,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內施以威,對外施以強。”
這是公孫度執掌遼東郡大權伊始便既定的策略。
宦海沉浮多年,曾為郡內小吏、尚書郎、冀州刺史的公孫度,充分發揮了極其豐富的從政經驗,輔以麾下一眾幕僚謀士的協助,加之手中數萬虎狼邊軍的強悍戰力也足以睥睨一方,遼東郡得以獨自維持著偏安一隅的局面。
掃地為業、開源節流、開放互市、中斷輸送朝廷的賦稅。公孫度行他人之不行,敢他人之不敢,在大漢朝廷焦頭爛額、鞭長莫及之時,在遼東境內令行禁止,自成一體,短時間內便解決了府庫財政入不敷出的痼疾。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儼然假太守之位,權行太守之職的公孫度,大刀闊斧,殺伐果決,在朝廷自顧不暇的這一時期,有效震懾了民間諸多的雜音,以及心懷不軌的各般蠢蠢欲動。
底定了這個遠離中原地區的邊郡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之後,剿滅匪患,招賢納士,開疆拓土,縱橫捭闔,並竭力促成遼東廣大地區的深度開發。
兵威震懾與政令合一的有效治理下,遼東逐漸安定下來。
當下既不需要參與中原的戰亂與爭奪,也不用擔心來自東夷的寇抄,因此隨著中原形勢動盪的日漸鼎沸,遼東作為安定無憂的一方樂土,便日漸成為了大漢中原尤其是環渤海地區名人賢士、逃卒流犯、黎民百姓避難躲災的首選。
中原名儒管寧聽聞公孫度在海外開疆拓土推行政令,在他治下“遼東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遂與同鄉好友邴原、平原名士王烈等千里輾轉來到遼東郡。
公孫度聞訊後大喜過望,特意空出館舍虛席以待。
然而在循禮制拜見了公孫度之後,管寧隨即選擇隱居在郡北山野中,談經論道之餘致力躬耕,廣傳禮教、不問世事。
每逢公孫度登門會晤論及時政,管寧便顧左右而言他,絕口不提當下時局及天下大勢。
求賢若渴的公孫度見名儒管寧葷素不吃、油鹽不進,無奈之下親自拜訪王烈,屢次“接以昆弟之禮,訪酬政事”。
王烈卻別有志向,終為公孫度的誠意所感動,遂被徵辟為遼東太守府長史。
既有名士垂範,便有人追隨效仿,就此引得一批中原的文人士子進入了公孫度的幕府中,成為遼東各曹各掾的官吏。
惜終未能說服辟舉管寧、邴原等著名大儒出仕。
公孫度並不以為忤,擺足了虛懷若谷的姿態,依舊以禮相待,以此安定民心、招賢納士。
時有青州名士東萊人太史慈,同時期也因故避禍於遼東,與王烈、管寧、邴原、劉政等人相熟,終日悠遊論道,習武射獵。
好友劉政因事惡了公孫度,為公孫度所“畏惡”,因愛屋及烏之故,太史慈也因此而對公孫度禮避三舍。
(注:此劉政非彼劉政,並非已被張純叛軍殺害的右北平太守劉政。東漢時期同名同姓的尚有一位是東海靖王劉政,一位是河間惠王劉政。)
中原名士對太守公孫度敬而遠之的態度,也令其苦惱不已、焦灼萬分。
在大漢安身立命,所有榮辱沉浮,皆繫於“名望”二字。
名不正則言不順,公孫度此時只是暫行遼東太守之職,並未得到朝廷的正式冊封,此為掣肘之一。
民間所傳公孫度殘忍嗜殺之事,也在陸續針對遼東世家豪門的苛政中得以體現,這不能不引起自中原避亂而來諸人的非議和警惕。
因其在冀州刺史任上被罷免的餘波未平,而後遺症依舊在左右著民間風評。
這些都是公孫度暫時擺脫不了的難言之隱,儘管他此時軍政大權在握。
遼東此時表面上的政通民和、風調雨順,並未讓公孫度沉醉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