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不配雙修
旋律的獨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不配雙修,綜武:截胡南宮,李寒衣提劍上門,旋律的獨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漸黃昏。
一縷殘陽的餘暉灑落在襄樊城的城牆上,為這座城池增添了幾分別樣的魅力。
徐風年一行數人浩浩蕩蕩的朝著城中走來。
姜泥看著曾經熟悉的大城,如今卻是這般的陌生,不由的悲從心來。
“襄樊,這座雄偉的城池,城牆巍峨聳立,高達十八丈六尺九,底部寬闊達九丈九。”
“環繞全城的城牆延綿數十里之長,其基座由堅固的花崗岩和石灰岩條石精心堆砌而成,牆面則是由三州獨有的巨型磚塊所砌”
徐風年卻是指著這一座雄城,開始吹噓起來。
卻是沒有發現姜泥的異樣。
昔日,徐驍率北涼鐵騎,兵臨城下,王明陽據城堅守,以稷下學士之智,籌謀決斷。
他行堅壁清野之策,盡遷城外糧草物資於城中,乃至拆毀城外房舍,搬運木料磚瓦以備用。。
為防止敵軍挖掘地道,王明陽下令在城牆腳下挖掘百口深井,井中放置了覆以皮革的大陶罐。
這些陶罐猶如敏銳的耳朵,時刻監聽著敵軍的動向,使守城士兵能夠提前洞察任何地下的異動。
世人皆知北涼的騎兵威震天下,卻鮮少有人知曉其步兵攻城之術同樣精湛。
在春秋國戰中,北涼軍步戰攻城,勢如破竹,然而在襄樊城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
無數精銳士兵在此折戟沉沙,其中包括三百名擅長地下作戰的穴師,他們在這場攻防戰中無一生還。
襄樊之戰,不僅是一場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與勇氣的對決。
王明陽與徐驍,兩位英雄的較量,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襄樊作為曾經西楚的襄樊,二十多萬子民誓死不降,最後僅剩下一萬多人流離失所。
這其中的波瀾壯闊,又豈是三兩句話就能說清?
與此同時。
釣魚臺的頂樓。
一道身影正注視著入城的徐風年一行人。
他便是龍虎山上唯一的外姓小天師,與曾經的大真人齊玄幀同姓,與龍虎山一位先代祖師爺擁有同樣的容貌。
手裡總是拿著一根拂塵,被掌管天下道教的國師誇讚為“太公坐崑崙”。
齊仙俠此次下山,目的有二,一是去襄樊溜達溜達,看看師父閉關前說的話靠不靠譜。
二是到武當逛一逛,瞧瞧那位年輕掌教是不是真能扛起天道。
就在這時。
一直懸掛在頂樓中央的朱繩天符,毫無預兆的搖晃起來。
昨日才與趙玉清見了一面的爛陀山女法王,竟是又一次攔住了一個男子。
而這個男子便是徐風年。
“萬鬼出城。”
天師府的道士看著已經燒成灰燼的天符,嘆息一聲:“看來是我龍虎山輸了,爛陀山贏了。”
徐風年看著面前這個美的不像話的白衣觀音,心中泛起了苦澀。
早知道這女法王如此美豔,自己哪裡會拒絕跟她雙修呢?
這個念頭一閃而逝,很快就被徐鳳年給壓了下來,快步來到李淳罡的身旁,低聲道:
“這人就是西域爛陀山的女法王,時人稱作六珠菩薩,據說此人身具觀自在上師、蓮花王上師、忿怒金剛上師等極為神秘的佛門法相,一會兒要是動起手來,你有幾分把握?”
李淳罡上下仔細打量了一陣,回答道:
“爛陀山的和尚都打不死的,聽說符將紅甲人和一個拿杵的老傢伙打了三天三夜,誰也沒把誰敲死。一品中的金剛境,就是從釋門出來的。老夫倒要看看,這所謂的金剛不敗之體是不是真有那麼厲害。”
“不過跟一個後輩女娃娃鬥劍,勝之不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