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李麗又走了
鬼隸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十七章 李麗又走了,這個女剃頭匠功夫了得,鬼隸主,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說李麗走了那李真、李雅呢”
唐青問出這句話後,立馬感到後悔。
“九斤師傅,什麼、什麼真什麼、什麼雅”
包打聽見唐青的剃頭刀掉到地上,心中詫異。
“噢,沒什麼,我是問李麗她真的離開剡城,不為李爺守孝啦唉,這幾天忙的睡不好覺,連剃頭刀也拿不穩。”
唐青邊說邊彎腰從地上撿起剃頭刀。
包工頭哆哆嗦嗦從理髮椅上站起來,一邊退一邊說;
“九斤師傅,我也就這幾根癩絲毛,不剃了,不剃了。”
“真的不剃啦”
“不剃了。”
“隨你吧,我也怕剃頭刀拿不穩,糊里糊塗一刀下去,傷了你的六斤四兩。”
剡城人平時稱一個人的頭為六斤四兩。
為什麼這麼稱呼,有兩種說法。
一是源於乾隆下江南的傳說。
說乾隆皇帝有次下江南,與身邊近衛打扮成主僕模樣,到剡城暗中察訪。
中午,兩個人肚餓,走進一家酒館,叫上好酒好菜。
吃飽喝足,乾隆伸手付飯錢,哪曉得褲袋裡的銀子沒有了,暗叫:“不好!被偷了。”
飯錢付不了怎麼辦還好,乾隆身上有一條龍鳳羅帕。他將龍鳳羅帕交給近衛去當鋪當銀,回來再付飯錢。
近衛來到當鋪,要求當一百兩銀子。
夥計一看只是條羅帕,無論如何不肯當一百兩,二人爭執不下。
當鋪老闆聽店堂裡吵吵鬧鬧,走出問情由。
夥計將羅帕交與老闆,老闆一看龍鳳羅帕,知道不是平常之物,親手開了一張當票給近衛。
過了幾日,乾隆私訪完畢,叫衙門拿出一百兩銀子交與近衛去贖羅帕。
那知當鋪夥計說一百兩不夠,需要二百兩。
近衛問:“當時當的不是一百兩嗎”
夥計說:“一百兩當票上是多少自己看!”
近衛拿起當票一看,差一點氣昏過去。
明明一百兩的當票,怎麼拿進拿出變成了兩百兩這不是用的調包計嗎
近衛沒辦法,只得回來告訴乾隆。
乾隆這次暗訪,對當鋪老闆的下作手段聽到不少,近衛的遭遇剛好得到印證。
乾隆說:“多給他一百兩也無妨,但一定要取回六斤四!”
當時一斤十六兩,六斤四也是一百兩。
乾隆這句話的意思是,等查清了,再如數取回銀子。
後來一查,當鋪老闆的案情越來越大,最後定了死罪。
殺頭的那一日,剡城百姓拍手稱快道:
“當鋪老闆調包計,調包調到皇帝頭,一百兩銀調掉六斤四兩。”
後來,剡城人稱一個人的頭為“六斤四兩”。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
第二種說法則較為科學。
根據醫學測定,一個成年人的頭顱大概為9到12斤重。
而老秤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十六兩,“六斤四兩”就等於:6x16+4=100兩,也就是現在的10斤。
10斤,剛好在9到12斤的中間值區間。
所以,稱一個人的頭為“六斤四兩”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唐青說,我這幾天沒睡好,萬一剃頭刀拿不穩,糊里糊塗一刀下去,傷了你的六斤四兩怎麼辦
這能不讓包打聽嚇的渾身哆嗦嗎他又不是沒見過唐青剃頭刀的功夫。
“九斤師傅,我不剃了,不剃了。”
包打聽雙手捂住他的六斤四兩,退到人民理髮店門口。
“怎麼頭不剃情報也不提供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