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風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護國法師,我乃明教大宗主,一氣風發,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歷史的長河中,農民起義大多是由朝廷逼出來的,像燕子塢的慕容氏那樣一開始就懷有野心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比如方臘的起義,其實是在無奈之下的一種反抗。
方臘到底是不是個好人,誰也無法斷定。但從他在大宋東南幾十年的行為來看,他確實做了很多好事,稱他功德無量也不過分。方臘最初的意圖是以傳教的方式行善事,聚集信仰,幫助修行。
《明神武典-神聖篇》中提到,神聖這個詞,如果沒有人的信仰和膜拜,又怎麼能稱之為神聖呢?
方臘數十年如一日地傳教,留下了無數善舉,同時也積累了無比的聲望。
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方臘的聲望越大,修行速度就越快,未來的成就也就越高。壞事則是,當他的名聲傳到皇帝耳中,就成了禍根。
皇帝忌憚方臘在東南六州的聲望,蔡京則垂涎東南六州的財富。東南的鄉紳和商人對方臘保護百姓的各種善行深感痛恨。於是,蔡京向皇帝獻計,利用朱勔和應奉局這兩枚棋子禍害東南,逼方臘起義。
朱勔擅長壓榨百姓,且以江南蘇州為應奉局的基地,從不深入東南。當東南百姓生活無望、忍無可忍時,方臘即使不想起義,也得起義。畢竟,他的摩尼教就在東南百姓中紮根,無論哪個州的百姓起義,作為摩尼教主的方臘,都會被尊為領袖。如果方臘不同意,就是自毀根基,武道之路也將終結。
因此,對於方臘來說,看出朝廷的陰謀後,還不如自己掌控起義的程序。萬一他是個起義的天才,也許還能過一把皇帝的癮。自己當起義領袖,既能控制局勢,又能儘可能拖延時間,加速修行。
方臘並不愚蠢,相反,他很聰明,敏銳地意識到一旦起義,就是走向死亡的時刻,除非他是武聖。然而遺憾的是,方臘維持已久的平衡局面被慕容氏打破。
方臘敢於在大宋東南肆無忌憚地殺貪官、除鄉紳、保護百姓,打著摩尼教的旗號,自稱江湖門派、武林勢力。如果大宋皇朝敢對他下手,整個大宋江湖都會動盪不安。在眾多武林門派的威懾下,皇朝也不敢太過放肆。
原本按方臘的計劃,他打算以積糧固城、拖延起義的策略安撫信徒,忍受朱勔的剝削。只需靜靜等待十年八載,就能順利晉升武聖境界。即使起義失敗,方臘也能確保自己的安全。然而,武夷山事件後,少林、丐幫受到大勢壓制,慕容氏起義,武當、峨嵋等武林門派得到好處,使大宋皇朝騰出手來。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方臘只能強行突破到武聖境界,提前起義。這也是他武聖修為顯得空洞的原因。
在太湖艇坊上,方臘一臉憂鬱,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講述自己的遭遇和委屈。這個魁梧的漢子此刻看起來頗有些淒涼心酸。用方臘的話來說,他只是一個平凡的摩尼教主,老實傳教,安心修行。誰能想到,僅僅因為聲望大了一些、信徒多了些、得罪的權貴多了些,就被扣上了起義的帽子,而且是官逼民反那種鐵帽子,牢牢地扣在頭上,摘都摘不下來。
這一幕,連皇室女子趙師容都感到不忍。果然,玩權術的人心狠手辣。不知為何,趙師容的目光古怪地看向楊昭,滿臉嫌棄。
楊昭:“……”
該死,他只不過觀察力和推演能力強一些,善於策劃而已。沒錯,堂堂策劃者,那些玩弄權術的人怎能與他相比,哼,不可理喻的女人。
楊昭沒理會趙師容鄙夷的眼神,嘆了口氣,與方臘碰杯,說:“方公,你的事情我明白了,只是說實話,方公你不聰明,把路走窄了!”
聽到楊昭的話,方臘像憤怒的獅子猛然抬頭,氣息外放,身上的赤光閃爍,彷彿要與明月爭輝。對此,楊昭並不害怕,抿了一口酒,說:“哎呀,算我說多了,我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